[实用新型]一种草莓种植节能补光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6710.3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伊兴凯;张晓玲;张金云;高正辉;秦改花;贺雷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种植 节能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莓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草莓种植节能补光大棚。
背景技术
为弥补冬季水果的不足,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草莓种植大户常常采用保护地促成栽培的方式(一般将草莓种植在单栋或连栋塑料大棚内,通过大棚保温的方法提高栽培温度),使草莓早结果,提前抢占市场,提升单价。然而,在我国北方乃至中部草莓保护地栽培区,冬季阴天和雨雪天气较多,光照时数远远不能满足草莓的正常生长,为此草莓种植大户经常在棚内悬挂多盏白纸灯补光,采用这种办法解决光照不足的问题。
采取棚内悬挂多盏白纸灯补光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浪费大量的能源。为满足草莓的正常光照,草莓种植户在光照不足的阴天或雨天,在棚内大约66平方米需悬挂1盏100瓦的白炽灯,以补充光照。这就意味着,每亩地每小时需要消耗1度电。能源消耗较大;(2)光源损失较多。在悬挂灯白炽灯时,约1/4的光照向上部发散,灯的光照不能被集中在地面,带来光源的损失。综上所述,采取上述方法补光能源损失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莓种植节能补光大棚,包括:棚体、灯座、白炽灯,所述的灯座安装在棚体顶部,灯座是由固定板与四块平面镜组成,其中的固定板为圆弧形铁片,四块平面镜相连固接在固定板凹面内,且相连的两块平面镜夹角为150°,所述的白炽灯安装在灯座内。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草莓种植节能补光大棚,依据平面镜成像原理,至少可获得4倍以上的光照效果,采用该装置,可在100平方米草莓田地上方悬挂1盏60瓦的白炽灯,便可收到较高的补光效果。这意味着每亩地、每小时只需消耗约0.4度电。与不采用该装置相比,节省了60%的用电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约能源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棚体;2-灯座;3-白炽灯;4-固定板;5-平面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草莓种植节能补光大棚,包括:棚体1、灯座2、白炽灯3,所述的灯2座安装在棚体1顶部,灯座2是由固定板4与四块平面镜5组成,其中的固定板4为圆弧形铁片,四块平面镜5相连固接在固定板4凹面内,且相连的两块平面镜5夹角为150°,所述的白炽灯3安装在灯座2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6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