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式的振镜老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6417.7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戴铮;何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镭激光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王雨时;许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镜老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并联式的振镜老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成品振镜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老化运行,由于振镜的工作方式为电机带动反射镜进行高速摆动,因此各个部分得到良好磨合可以获得平滑、低抖动和低噪声的扫描轨迹;而目前控制振镜老化一般使用专用控制卡,控制卡一般使用电脑上的USB或PCI接口,使用该接口的供电和数据传输功能,同时使用专用打标软件载入任务文件(Job文件)控制振镜进行工作。
这种常规控制方法对于振镜制造企业并不合适,因为该方法需要一张卡对应控制一台待老化振镜,虽然可以通过主从或主主模式实现一台电脑安装多张卡,从而控制多台振镜,但数量上限最多为4个左右,并且电脑在这样负载下工作并不稳定,容易发生系统崩溃、死循环等问题;假设振镜制造企业每日产出50台振镜,至少需要十几台电脑和50张控制卡进行该工序;如果提高日产量则需要增加相应数量的电脑和控制卡,这样的模式会占用大量场地和资金,对企业而言是沉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能够同时控制多个待老化振镜脱机工作,控制方式和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扩展,稳定性好的振镜老化装置。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式的振镜老化装置,包括:离线振镜控制单元、独立直流供电单元、信号分离单元、供电分离单元以及两个以上相互并联的待老化振镜,所述离线振镜控制单元通过信号分离单元分别连接至每一个待老化振镜,所述独立直流供电单元通过供电分离单元分别连接至每一个待老化振镜,所述离线振镜控制单元和独立直流供电单元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独立直流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独立直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离线振镜控制单元、信号分离单元以及供电分离单元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独立直流供电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电源开关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交流电源优选为220V、50Hz的交流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离线振镜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卡、控制卡供电接口和振镜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所述独立直流供电单元通过控制卡供电接口连接至控制卡,所述控制卡通过振镜控制信号输出接口连接至信号分离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独立直流供电单元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和第三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分别与控制卡供电单元控制卡供电接口和信号分离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和第三直流电源分别通过供电分离单元连接至待老化振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为5V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和第三直流电源均为15V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待老化振镜的数量为一至六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信号分离单元包括信号供电单元,所述信号供电单元与第一直流电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待老化振镜包括控制信号输入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信号分离单元分别与每一个待老化振镜的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相连接,所述供电分离单元分别与每一个待老化振镜的电源接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能够同时控制多个待老化振镜的脱机工作,操作人员只需接通和断开电源开关即可,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廉,仅需一块控制卡和若干直流电源即可实现,易于扩展,工作过程稳定可靠,能够避免系统崩溃和死循环等问题,节省了场地和资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并联式的振镜老化装置,包括:离线振镜控制单元1、独立直流供电单元2、信号分离单元3、供电分离单元4以及两个以上相互并联的待老化振镜5,所述离线振镜控制单元1通过信号分离单元3分别连接至每一个待老化振镜5,所述独立直流供电单元2通过供电分离单元4分别连接至每一个待老化振镜5,所述离线振镜控制单元1和独立直流供电单元2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镭激光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镭激光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6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器性能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探针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