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大环吸收层的三结叠层太阳能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5650.3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8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秦校军;王一丹;赵志国;邬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51/42 | 分类号: | 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吸收 三结叠层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在可见光的各个波段都具有强吸收的基于共轭大环吸光活性层的三结叠层太阳能电池,其吸光活性层采用多吡咯共轭大环化合物,因此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无害无污染,性质稳定,可以适用多种电池加工工艺的优势。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其大量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及环境问题,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下一个急需探索的课题。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速增长,成为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
如何高效地吸收各个波段的太阳光能量是太阳能电池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太阳光光谱的能量分布较宽,而一般的染料分子仅有一个主吸收峰,只有这个主吸收峰附近的波段才是强吸收波段。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可能的方案。一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几种吸收峰不同的生色基团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个分子内。这种方法是理论上最理想的方法,但是大部分时候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研究。因为通过多步化学合成制备出来分子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各种物质成本的投入,因此在短期内尚无大规模工业化的可能性。另一种方案是使用叠层太阳能电池。在叠层太阳能电池中,数个有着不同强吸收波段的太阳能电池被叠加在一起。他们按照吸收峰能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从外向里排列,让波长最短(即能量最大)的光被最外边的电池利用,波长较长的光能够继续透射进去让接下来的电池利用,这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光谱的能量。
目前已经有一些有机,无机或者有机无机杂化的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尝试。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332974U的实用新型<一种叠层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中,作者使用N,N-双取代-1,3,8,10-四甲基喹吖啶酮材料为太阳能电池的底层光吸收活性层,以铜酞菁为太阳能电池的顶层光吸收活性层。在该实用新型中,虽然作者详细介绍了N,N-双取代-1,3,8,10-四甲基喹吖啶酮材料的制备方法,但是该材料并不属于常见材料,需要通过多步化学方法制备,因此短期内并不具备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潜力。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996875U的实用新型<一种三结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中,作者使用了三种无机吸光材料:非晶硅,碲化镉和铜铟镓硒。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1772U的实用新型<一种碲锌镉/多晶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中,作者则使用了碲锌镉和多晶硅。以上两实用新型使用的碲化镉属于剧毒物质,而使用的硅基材料则价格偏高。此外还有其它的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实用新型和实用新型被授权,但是这些更多地考虑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没有足够注重其它一些因素例如成本或者环境保护。另外迄今为止,尚没有完全使用共轭大环活性层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叠加在一起的报道。不同的共轭大环材料具有不同的吸收峰值,通过适当的组合,可以使多个电池单元的吸收峰相互叠加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在整个可见光区域都具有强吸收的组合吸收谱。以若干个吡咯基为骨架通过共轭桥化学键连接形成的共轭π-π大环体系,比如卟啉,亚酞菁和酞菁,具有极高的吸光系数,因此即使很小的浓度也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光。这些共轭大环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通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发展出成熟便利的制备工艺和低廉的价格。具备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同时,这类共轭大环材料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毒无害,很多已经大规模的作为染料,色素甚至药物使用,有些甚至就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内。另外,这类共轭大环材料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很多可以裸露在空气中数十年而不变质,即使是强酸强碱大部分情况下也无法破坏这些大环的π-π共轭体系,例如化学实验室里就可以用98%的浓硫酸来清洗去除硅酞菁中的杂质。综上所述,这些多吡咯共轭大环是一类非常理想的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大环吸收层的三结叠层太阳能电池,该叠层电池将由三结电池单元组成,每结电池单元具有一个由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活性层,活性层里的电子给体同时作为吸光材料,活性层可以采取平面双层异质结或者混合本体异质结结构,并且电池单元的吸收峰位于可见光吸收波段(380~780nm)的短波长区域(400-450nm),中间波段区域(550-580nm)以及长波长区域(670-720nm),由此三个强吸收峰相互叠加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在整个可见光区域都具有强吸收的吸收谱组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56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锂电池支架
- 下一篇:芯片组装机的芯片底座安装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