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5526.7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谭悦;李玉荣;尚雪莲;顾燕春;李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32 | 分类号: | G21C17/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马皓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剂 轴封 水流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所用的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主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参与主冷却剂泵启动与停运控制,其测量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常用的装置是,在一台主冷却剂泵轴封水注入管线上安装一台变送器对轴封水注入流量进行测量;在轴封水返回管线上安装一台窄量程的浮子流量计和一台宽量程的变送器分别针对轴封水返回管线上的不同流量范围进行测量。上述仪表的输出信号送至DCS控制系统,通过DCS内预先设定的不同整定值控制冷却剂泵的启停。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在某一特定工况下只有一台仪表参与控制,由于流量波动频繁、长期运行导致的仪表精度降低或者仪表出现故障,都会造成核电站冷却剂泵的误停运,从而降低了核电站运行的经济性对并主泵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主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测量的准确性,即提高主冷却剂泵启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核电站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本实用新型设计。该设计主要是增加冗余测量仪表,控制上采用冗余信号,并且在安装上实现实体隔离的方式,防止冗余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提高测量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测量装置,确保主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测量的准确性和主冷却剂泵启停的可靠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测量装置,包括冷却剂泵,所述冷却剂泵轴封注入管线上并列设置两台流量变送器,所述冷却剂泵轴封返回管线上并列设置两台流量变送器和一台全量程的浮子流量计,轴封注入管线上的两台流量变送器安装在各自的仪表架上,且分别通过两根独立的电缆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轴封返回管线上的两台流量变送器安装在各自的仪表架上,且分别通过两根独立的电缆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轴封注入管线上的两台流量变送器是量程相同、互为冗余的两台流量变送器。
进一步,所述轴封返回管线上的两台流量变送器,其中一台为宽量程的流量变送器,另一台为窄量程的流量变送器。
进一步,所述轴封注入管线上的两台流量变送器共用一个取源孔板。
进一步,所述轴封返回管线上的两台流量变送器共用一个取源孔板。
进一步,所述轴封注入管线上每台流量变送器两端的安装管线上均设有隔离阀;轴封返回管线上每台流量变送器两端的安装管线上均设有隔离阀。
进一步,所述浮子流量计两端的安装管线上均设有隔离阀。
进一步,所述轴封注入管线的入水端设有止回阀;所述轴封返回管线的出水端设有隔离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轴封注入管线和返回管线上分别采用两台并列设置的流量变送器,避免了测量值波动或仪表故障造成主泵误动作,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经济性;本实用新型仪表选择及安装方面使主泵轴封注入与返回管线的流量测量达到冗余设计,提高流量测量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仪表安装利用原有的安装管线布置及取源装置,节省了安装空间及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剂泵轴封水流量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核电站中,冷却剂泵轴封注入管线2上并列安装两台量程相同、互为冗余的流量变送器3、4,其中,流量变送器3位号是121MD,流量变送器4位号是021MD。冷却剂泵轴封返回管线5上并列安装两台流量变送器7、8和一台全量程的浮子流量计6,其中,两台流量变送器分别为宽量程的流量变送器7和窄量程的流量变送器8,宽量程的流量变送器7位号是037MD,窄量程的流量变送器8位号是137MD。浮子流量计6的位号是036MD。
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和施工成本,轴封注入管线2上的两台流量变送器3、4共用一个取源孔板9,该取源孔板9的位号为401KD;轴封返回管线5上的两台流量变送器7、8共用一个取源孔板10,该取源孔板10的位号为410K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5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气冷堆氦净化再生系统
- 下一篇:具有单层多晶的NVD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