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输送软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64443.6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9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祝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锦聪 |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输送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软管。
背景技术
现行的可扁平盘卷液体输送软管属衬膜型软管。这类软管目前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在合成纤维圆织的管坯内外热涂覆弹性体材料形成软管的内外胶层。为防止软管渗漏,在软管的内壁再次粘衬一层密封性好的防漏薄膜层。另一种结构是在合成纤维圆织的管坯内外分别粘衬保护层和密封层形成软管的内外胶层。这两种软管共同存在着不足:软管长度受到限制:由于粘衬内外胶层需要有与软管等长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长度限制了软管的长度。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单层的软管增强层,为了提高软管的承压强度,采用提高经、纬纱的纤度和增加经纬线的密度,由于结构和生产设备的限制,存在着以下不足:(a)单纯增加增强层的纤度会使增强层及相应的软管制品柔软度降低,软管难以扁平或折叠;(b)增强层厚度的增加也增加了后续内外胶层涂敷工艺的难度,软管难以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输送软管,从内到外分别是:内胶层、筒形织物层和外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织物层是独立的平纹、斜纹或缎纹组织结构,由高强合成纤维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筒形织物层外包裹一软质金属丝网套。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体输送软管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用圆织机织成一筒形织物层,所述筒形织物层是独立的平纹、斜纹或缎纹组织结构;
步骤2),对所述筒形织物层进行干燥;
步骤3),在所述筒形织物层外缠绕一层软质金属丝网;
步骤4),将热塑性聚氨酯切粒熔融后涂覆在步骤3)所得的结构上,以形成内胶层和外胶层,从而形成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增加了一层软质金属丝网,能够承受高输送液体压力,进而提高了软管的输送流量;存放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柔软度,方便盘卷或折叠贮存,并且容易恢复成圆筒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液体输送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输送软管3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胶层4、筒形织物层1、软质金属丝网层2和外胶层5。
内胶层4和外胶层5为热塑性聚氨酯体材料或者加入添加剂的热塑性聚氨酯。
筒形织物层1可以为平纹、斜纹或缎纹结构。平纹结构更致密,保形性更好,斜纹中随着浮点数的增加,增强子层越疏松,但耐压性能会有一定的提升。筒形织物层1的材料是高强合成纤维材料。可选地,是一种纤维,选自涤纶纤维、尼龙纤维和芳香族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还在筒形织物层1外单独设置一层软质金属丝网层,一方面金属丝可以用于导出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另一方面给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提供一定的强度,最后,在存放条件下壳具有良好的柔软度,方便盘卷或折叠贮存,并且容易恢复成圆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锦聪,未经祝锦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4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拉拔卡压式连接管接头
- 下一篇:一种耐磨阻燃消防水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