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3712.7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赵臻;陈国庆;宋益祥;李浩;刘俊峰;吕军;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中天宏远再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3 | 分类号: | B21B27/03;B21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厚 轧机 前后 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
背景技术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轧机前后辊道是把钢坯送入轧机进行轧制的主要工具,因轧机是可逆式轧机轧制,所以辊道是频繁的托载钢坯正反运转,但是现有的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的轴根部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辊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用于输送轧件,包括使用时与轧件接触的辊道辊子辊身,所述辊道辊子辊身的一端为传动端,另一端为从动端,所述传动端沿其轴线向外侧依次设置有轴承座隔套轴段、轴承座后压盖轴台阶段、轴承位置轴台阶段、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以及接手轴段台阶,所述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所述接手轴段台阶之间通过过渡段连接;
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为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与所述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连接,并且二者角段直径相同;所述小端与所述接手轴段台阶连接,并且二者角段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为圆台形。过渡段的周向侧面为斜面,其直径从大端向小端逐渐减小,使所述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所述接手轴段台阶通过所述过渡段平滑过渡,并且增强了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接手轴段台阶连接处的强度,降低了断辊事故的发生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的截面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凹的圆弧以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圆弧对应端的长短不同的两条直线。
过渡段的直径沿着圆弧的轨迹从大端向小端逐渐减小,使所述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所述接手轴段台阶通过所述过渡段平滑过渡,并且增强了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接手轴段台阶连接处的强度,降低了断辊事故的发生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的半径为4-6mm。根据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接手轴段台阶的尺寸进行设计,4-6mm的圆弧,使过渡更加平滑,增强了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接手轴段台阶连接处的强度,降低了断辊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的半径为5mm。进一步增强了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接手轴段台阶连接处的强度,设计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为阶梯轴。采用阶梯轴,增强了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接手轴段台阶连接处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辊道辊子辊身为实心辊轴或空心辊轴。既适用于实心辊轴,也适用于空心辊轴,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进一步地,所述辊道辊子辊身的外表面设置有渗硼层。增强了辊道辊子辊身的耐磨性,提高了辊道辊子辊身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由于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接手轴段台阶是通过过渡段连接,并且过渡段的大端与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的角段直径相同,小端与接手轴段台阶的角段直径相同,增强了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与接手轴段台阶过渡连接处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辊子的整体强度,设计更加合理,大大降低了断辊事故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的传动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辊道辊子辊身101;传动端102;从动端103;轴承座隔套轴段104;轴承座后压盖轴台阶段105;轴承位置轴台阶段106;轴承座前压盖轴台阶段107;接手轴段台阶108;过渡段109;大端110;小端111;渗硼层112。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宽厚板初轧机前后辊道辊子的轴根部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辊事故。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改善该问题的工具或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中天宏远再制造股份公司,未经内蒙古中天宏远再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3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