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1468.0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齐云;卢均波;陈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世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成 |
地址: | 5284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电池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类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动力能源的供应紧张、可持续力不强以及高能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大背景下,锂电池在技术上逐步趋于成熟,并进入高速普及阶段。锂电池的安全性与一致性、锂电自行车的一次充电续行里程与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锂电自行车的轻量化、锂电自行车的智能化技术与传感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随着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产品的发展,锂电自行车产品也将逐渐走向成熟,因此,唯有掌握锂电自行车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其产品附加值。未来几年内,锂电自行车将不断提升锂电自行车产品档次,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内容。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电池组都是:
1.用多个单体电芯进行并联、串联后进行使用,单体电芯并联、串联都是靠镍带进行点焊连接,每走一次镍带就要焊接一次,这样重复叠焊的焊接对生产装配带来很大的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增大了电芯的内阻,造成整个电池组的性能没能够完全的发挥出来。
2.镍带上没有指定的点焊位置,操作人员只能凭感觉或者经验来点焊,这样随机性很大,很容易就焊偏造成短路。
3.各组电芯的信号线、正负极引线的连接方式是用电线来连接的,在多组电芯串联时就容易焊错位置,焊接完之后还有多根乱糟糟的电线需要整理,这样耗费很多时间,且十分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地把单体电芯连接,而且能提高现有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组装过程的效率的焊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五金材料一体制成的焊片本体,所述的焊片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极耳,所述的焊片本体上设有多组方便与电芯焊接的焊接结构,所述的焊接结构包括工字形槽,在工字形槽的中间槽两侧设有焊接凸点。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片本体上还设有定位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形槽的上、下两侧槽为弧形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为三角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片本体为S形薄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S形薄片设有双数组的焊接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个焊接结构横向排成一排。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二个焊接结构横向排成一排。
本实用新型将一体制成的焊片本体上设有工字形槽,这样可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形成回流电路,损坏电芯,在工字形槽的中间槽两侧设有焊接凸点,操作员就可以依照焊接凸点的位置进行点焊,避免焊接偏位、避免来回重复的焊接。本实用新型还在焊片本体上还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可以与电芯架的定位柱配合定位。本实用新型还在焊片本体上设有极耳,这样可以用恒温烙铁焊接在电路板对应的焊盘上,这样避免焊错位置,焊接牢靠,既提高效率又使得整个电池组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焊片结构,其包括由五金材料一体制成的焊片本体1,所述的焊片本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极耳2,所述的焊片本体1上设有多组方便与电芯焊接的焊接结构3,所述的焊接结构3包括工字形槽31,在工字形槽31的中间槽32两侧设有焊接凸点5。
工字形槽31的上、下两侧槽33为弧形槽,这样可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形成回流电路,损坏电芯,
焊片本体1为S形薄片,在S形薄片设有双数组的焊接结构,每一个焊接结构横向排成一排,排数为偶数,可以是二排、四排、六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世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世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1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动力电池防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