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态恒值加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60939.6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飞;王钊;张小宏;郭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国***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恒值加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给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恒值加氧系统。
背景技术
氧气在高纯度的水中对金属内壁有钝化作用,可以形成致密的双层钝化保护膜。利用这一原理,在火力发电厂高参数机组中进行加氧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炉前给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降低给水腐蚀产物含量,避免因给水携带大量腐蚀产物沉积在锅炉省煤器和水冷壁而产生的次生危害;同时加氧处理在减缓锅炉受热面结垢速率、抑制锅炉压差上升、延长锅炉化学清洗周期、增加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周期制水量和降低水处理药剂消耗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对于高参数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经核算,对于1000MW机组,实施加氧处理,每年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1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近150万元,同时减少废水排放5万吨,固体废物排放40吨。
电力行业目前水处理加氧工况如图1所示,无一例外是采用氧气直供技术,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阀门控制加氧量大小,通过加氧管线输送至给水或凝水系统的加氧点。根据《DLT805.1-2011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1部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省煤器入口(给水)和除氧器入口(凝水)溶氧值要求控制在30~150ug/L,具体数值要结合每个电厂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确定。从金属与水的反应原理来分析,水中含氧量均匀、稳定才能保证氧化反应的化学动力稳定,从而使生成的氧化膜厚度均匀、致密光滑,不容易疏松脱落,因此尽可能减小水中溶氧值波动幅值成为加氧技术的关键点。
但是,由于气体本身具有极大的可压缩性,气体流量的调节,受调阀开度、输送压差、管道直径等多方面影响,从而使气体的流量调节过程非常复杂,无法利用调节阀做到线性调节。对于目前电力系统,采用氧气直供技术进行加氧处理,由于加氧点的压力和流量随着机组负荷在不断变化,通过调节加氧系统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控制水中溶氧值的目的难以实现,导致给水中氧量波动范围较大。另一方面,电力系统加氧处理过程中,所需氧量极小,压力较高,在电厂运行机组负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需要流量调节阀能够满足极小流量的高精度控制要求,以便及时准确追踪给水流量变化,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完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电力系统氧气直供加氧技术投运效果较差,氧量波动较大,从而使得很多高参数火力发电机组不得不放弃加氧处理这一先进的处理方式,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损失,同时还对机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恒值加氧系统,可以将溶氧值稳定在某一恒值,消除波动,真正实现自动加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态恒值加氧系统,包括氧气瓶1,还包括与氧气瓶1连通的富氧水发生器4,在氧气瓶1与富氧水发生器4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减压器2,所述富氧水发生器4内通有除盐水,富氧水发生器4连接有为氧气与除盐水混合提供动力的动力箱5,所述富氧水发生器4通过加氧管线与给水或凝水系统的加氧点连通,加氧管线上设置有对富氧水发生器4产生的富氧水流量进行调节整定并输送至加氧点的输送装置3。
所述输送装置3为人工和自动调节两种可切换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避免了气体自身可压缩性带来的一系列难以克服的控制技术难题,巧妙的运用成熟的工艺和现有资源,从给水或凝结水系统将除盐水引入富氧水发生器,在富氧水发生器内将氧气和除盐水进行融合,通过原有的加氧管线将富氧水输送至加氧点,再次进入给水或凝水系统,整个循环过程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补充水量节能环保,同时又成功的将所需氧气通过该循环系统输送至主水系统,达到加氧的目的。输送系统内的流动介质由气态氧改为液态富氧水,由于液体不可压缩,该输送过程属于刚性投加,因此彻底解决了由于气体可压缩性带来的无法进行线性流量调节的固有难题,在给水流量变化时,通过调节富氧水的输送流量能够迅速对给水溶氧值进行整定,从而消除给水系统中溶氧值的波动,使之及时回归到控制目标值,维持给水系统中溶氧值在某一恒值,确保主水管道氧化反应化学动力稳定,增强锅炉内壁双层致密氧化膜的完整性和固定性,减小氧化皮脱落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