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渗透膜清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0682.4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9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张文君;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尚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300405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清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渗透膜清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膜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反渗透设备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反渗透膜元件会受到在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质或难溶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为碳酸钙垢、硫酸钙垢、金属氧化物垢、硅沉积物及有机或生物沉积物。污染物的性质及污染速度与给水条件有关,污染是慢慢发展的,如果不早期采取措施,污染将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的性能。定期检测系统整体性能是确认膜元件发生污染的一个好方法,不同的污染物会对膜元件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反渗透膜的全自动离线清洗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现国内使用反渗透膜的厂家,采用的是膜系统停产后在线清洗工艺,即原机先停止进料,改换清洗液直接清洗。由于该设备没有专门的清洗液过滤和回收装置,不能针对性地滤除清洗下的原滞存在膜内的凝结蛋白、胶质类等滞存物质。
现有的反渗透清洗装置对反渗透的清洗方式单一,清洗效果差,导致反渗透的寿命短。而且传统的只能一次清洗一个,清洗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操作简单易行,清洗彻底、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的一种反渗透膜膜清洗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渗透膜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在靠近水箱底部的侧面设有出水管在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上安装有泄水阀;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总控开启阀;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并联有耐酸泵和高压清洗泵;在耐酸泵和高压清洗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控制阀和第一原水控制阀;在耐酸泵和高压清洗泵的第一原水控制阀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滤器和直通回路,在过滤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进水控制阀和第二原水控制阀,在直通回路上安装有第三原水控制阀,第二原水控制阀和第三原水控制阀连接原水总管,所述原水总管上设有第四原水控制阀,所述第四原水控制阀的输出端并联有原水支路和浓水支路和浓水清洗支路,所述原水支路上设有检测原水压力的原水压力表,所述的原水支路上并联有数个原水支管,每个原水支管上均安装有第五原水控制阀,所述第五原水控制阀连接反渗透膜组件的原水口,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产水口连接产水总管,所述产水总管上设有产水流量计,所述产水流量计的的输出端连接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连接水箱;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口连接浓水总管,所述浓水总管上安装有检测浓水压力的浓水压力表,所述浓水总管上安装第一浓水控制阀,在第一浓水控制阀的进水口连接浓水支路,所述第一浓水控制阀的输出端连接浓水回水管,所述浓水回水管上安装有浓水流量计,所述浓水回水管连接水箱,在上述的浓水流量计的入口安装有第二浓水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产水流量计并列设有两个。
所述产水流量计处设有在线取样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行,操作人员只需简单培训即能单独操作完成整个清洗过程。
3、本实用新型能够针对反渗透膜不同的污染情况提供不同的清洁方案,从而能够使反渗透膜的清洗更彻底,清洗效果更持久。
4、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反渗透膜的污染程度选择清洗液的药剂配比,节约药剂,节省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膜清洗效率高,不会引入新的污染物,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反渗透膜的清洗彻底、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尚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尚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6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