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质量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0606.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8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贾宝荣;陈晓明;李磊;吴轶;俞嫒妍;张宇;王云飞;许勇;刘泉;杨斌;程远程;吴君;史维;吴欣之;李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质量箱系统。
背景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的顶部往往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来进行风振和地震响应控制,一般采用液体阻尼杆调谐质量阻尼器,如台北101大厦等。摆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阻尼器已逐渐推广和应用至超高层建筑,具有高效、环保及免维护等优点,由电涡流系统、质量箱系统、吊索和锚固系统、调谐框架等部分组成。当超高层建筑发生摆动时,吊挂在超高层建筑顶部的质量箱系统将带动电涡流系统的磁钢组件在电涡流系统的铜板上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将结构振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
超高层建筑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质量箱系统一般重量较大,少则上百吨,多则上千吨,如此体量的质量箱不可能一次施工成型,因此有必要在高空进行多次拼装,并且配套使用多种施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箱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和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施工方法,以确保质量箱系统施工质量和精度,并确保施工周期的合理最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质量箱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一支承楼面上设置胎架;
步骤2:在所述胎架上设置限位轴,在所述限位轴两侧的所述胎架上均设置至少一个第二承托梁;
步骤3:在所述第二承托梁上铺设箱体底板,并使所述限位轴穿过箱体底板,且通过所述第二承托梁调整限位轴的垂直度;
步骤4:将多块箱体立板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以围设成侧壁为所述箱体立板、底端为所述箱体底板且顶端为开口端的若干个空腔;
步骤5:在所述空腔中设置若干块配重块,将箱体顶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立板模块的顶端和/或配重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胎架包括主梁,在步骤1中,在一支承楼面上设置所述主梁。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具体包括:
步骤2.1:在一支承楼面上间隔设置多个主梁;
步骤2.2:在相邻两个主梁之间设置第一承托梁,在所述第一承托梁上设置一个限位轴,在所述限位轴两侧的所述主梁上均设置至少一个第二承托梁。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具体包括:
步骤3.1:在所述第二承托梁上铺设箱体底板,并使所述限位轴穿过箱体底板;
步骤3.2:通过所述第二承托梁调整限位轴的垂直度直至限位轴垂直于所述箱体底板为止;
步骤3.3:将所述限位轴固定在第一承托梁上。
进一步地,在步骤3.1中,具体包括:
步骤3.1.1:在所述第二承托梁上设置若干块板并进行组装以形成使所述限位轴穿过的第一底板;
步骤3.1.2:在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若干块板并进行组装以形成使所述限位轴穿过的第二底板。
进一步地,通过高强螺栓将所述限位轴固定在第一承托梁上。
进一步地,在步骤3.3之后,所述步骤3还包括:
步骤3.4:在所述主梁和箱体底板之间设置与主梁和箱体底板均接触的次梁,且所述主梁和箱体底板之间具有施工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次梁的数量为多根,任一根所述次梁均架设在多根所述主梁上,并与所述箱体底板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次梁的数量为5根,所述主梁的数量为4根,在4根间隔设置的主梁的中间两根主梁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承托梁,在所述两根主梁上设置所述第二承托梁。
进一步地,所述次梁和第二承托梁均为工字梁。
进一步地,通过定位销固定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具体包括:
步骤4.1:将若干块箱体立板拼接成“井”字型的第一模块,以在第一模块的中心形成第一空腔;
步骤4.2:将若干块箱体立板拼接成H型的第二模块;
步骤4.3:在所述箱体底板上设置一块所述第一模块和四块所述第二模块,将四块所述第二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的四端拼接成具有所述空腔的十字型结构,以形成四个第二空腔;
步骤4.4:将任意相邻的两块H型的第二模块均通过一块箱体立板拼接,以在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模块及所述一块箱体立板间均形成一个第三空腔。
进一步地,通过焊接的方式拼接任意两块相接触的所述箱体立板。
进一步地,在步骤4.3中,具体包括:
步骤4.3.1:在所述箱体底板上吊装所述第一模块,通过定位销将所述第一模块固定在箱体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模板吊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实心混凝土圆柱施工定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