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循环式锚固件的悬挑梁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0514.5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坡;贺颖;关志华;邓颖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循环 锚固 悬挑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循环式锚固件的悬挑梁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悬挑型钢的使用较为普遍。但是,在悬挑钢梁需要锚固的地方,通常采用预埋U形锚环来实现锚固安装,该类U形锚环为预埋锚环,其为一次性投入,不可循环使用,且后期还需要切除,切除预埋环的过程是由切割机实现的,该过程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切割成本高,整体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实施和使用成本低的具有循环式锚固件的悬挑梁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循环式锚固件的悬挑梁模具,包括结构梁体和结构楼板,所述结构楼板上设有一端伸出结构梁体的悬挑梁,结构楼板与悬挑梁另一端通过循环式锚固件相连;所述循环式锚固件包括托板和托板上位于悬挑梁两侧的立杆,立杆上套设有位于悬挑梁上方的压板,压板通过立杆上端的螺母压接在悬挑梁上。
所述立杆垂直于托板,两立杆的间距为150mm。
所述立杆下端套设有套管,套管顶端高于结构楼板顶面;立杆与套管之间填充有海绵层,托板四周侧面上粘贴有海绵胶条。
所述结构梁体处预埋有卡接在悬挑梁上的锚固环,悬挑梁与锚固环之间填充有木楔子。
所述立杆高度为410mm;托板长度为250mm、宽度为1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包括结构梁体和结构楼板,所述结构楼板上设有一端伸出结构梁体的悬挑梁,结构楼板与悬挑梁另一端通过循环式锚固件相连;所述循环式锚固件包括托板和托板上位于悬挑梁两侧的立杆,立杆上套设有位于悬挑梁上方的压板,压板通过立杆上端的螺母压接在悬挑梁上,其结构合理,替代传统预埋U形锚环,便于实施,可重复循环利用,节约原材料,还可避免切割传统锚固环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及费用,预留孔洞易处理,可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立杆上套设有位于悬挑梁上方的压板,使循环式锚固件受力均匀,压板通过立杆上端的螺母压接在悬挑梁上,螺母为双螺母,固定牢靠。
3、在立杆下端套设有套管,套管的顶端高于结构楼板顶面,在立杆与套管之间填充有海绵层,托板四周侧面上粘贴有海绵胶条,可有效防止循环式锚固件被混凝土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循环式锚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具有循环式锚固件的悬挑梁模具,其包括结构梁体1和结构楼板2,在结构楼板2上设有一端伸出结构梁体1的悬挑梁5,结构楼板2与悬挑梁5的另一端通过循环式锚固件相连。
如图2所示,循环式锚固件包括托板6和托板6上位于悬挑梁5两侧的立杆7,立杆7垂直于托板6,两立杆7的间距为150mm。立杆7上套设有位于悬挑梁5上方的压板9,压板9通过立杆7上端的螺母10压接在悬挑梁5上,螺母10为双螺母,固定牢靠。
在立杆7下端套设有套管8,套管8的顶端高于结构楼板2顶面,在立杆7与套管8之间填充有海绵层12,托板6四周侧面上粘贴有海绵胶条11。
同时,在结构梁体1处预埋有卡接在悬挑梁5上的锚固环3,悬挑梁5与锚固环3之间填充有木楔子4。
在本实施方式中,立杆7高度为410mm;托板6长度为250mm、宽度为150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1)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模板上弹出循环式锚固件安装位置线;(2)在托板6的侧面及立杆7的表面(除丝头部分)涂刷脱模剂,并在托板6侧面粘贴海绵胶条11、立杆7上粘贴海绵层12,并在立杆7上套设套管8,使立杆7与套管8之间不留缝隙;(3)将循环式锚固件放置在模板上划好的位置线内,托板6的平面贴着模板,将循环式锚固件用铁钉紧固在模板上,立杆7的丝头用塑料布缠裹保护;(4)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悬挑梁5放置在立杆7之间,取下立杆7的丝口上的塑料布,压入压板9,紧固螺母10;(5)用木楔子4将预埋锚环3与悬挑梁5之间空隙塞紧;(6)拆卸时,松开螺母10,取下压板9,用锤子敲击立杆7使之脱离混凝土结构,并收集清理循环式锚固件,以备下次使用;(7)楼板预留槽用抗裂砂浆抹平,预留圆孔用高密度聚氨酯发泡进行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