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层低温容器内容器的检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0412.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5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石教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2 | 分类号: | F17C13/02;G01M3/3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208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层 低温 容器 检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的检漏方法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夹层低温容器的内容器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温容器是装载低温液体并承载高压的压力容器。容器分为内容器和外容器,内容器中装低温液体并承受液体挥发成气体的高压力,内容器和外容器之间形成一个夹层,通常在夹层中填充绝热材料并保持夹层较高的真空度,让内容器能够保持低温状态。如果容器有漏点就会造成夹层内真空度下降,夹层的绝热性下降,导致内容器温度升高,低温液体汽化,低温容器不合格。并且有一些低温容器在装入低温介质之前是完全合格的,但是在装入低温介质之后,由于内容器的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材料和焊缝中一些小的缺陷在低温、高压的环境下扩大,产生漏点。
目前低温容器的内容器检漏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内容器按国家标准做气压气密试验。但是一般压力容器的压力值都比较高,压力表的读数灵敏度不高(一般灵敏度是0.1MPa)。低温容器中一般要求夹层真空漏气速率≤6×10-6Pa·m3/s,而一些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的夹层真空漏气速率达到≤6×10-7Pa·m3/s,漏气每天压力变化是以Pa为单位的,所以单纯的从气密性试验中检查微小的漏孔是不现实的。
第二种方法是按照氦检漏方法检漏。氦检漏的方法是将内容器内抽真空达到15Pa以下,然后在内容器外部用氦罩罩住,氦罩内喷入氦气,然后采用氦质谱检漏仪检漏。一个低温容器中有很多种类从宏观到微观的大小缺陷,有些大的缺陷在常规的氦检漏下能够检查出来,有些小的缺陷只有真空度达到10-4Pa时氦检漏才能检查出来,还有些特殊的缺陷在常温常压下对内容器进行氦检漏是检查不出来的,例如图1所示,此时氦检漏的结果是合格的。但是低温容器的工作状态时低温、高压,有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正常的氦检漏没有发现漏孔,但是在充装低温介质后,就发现该容器夹层真空度在不断下降,排出低温介质后夹层真空度又保持不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内容器在充装低温介质后出现了漏孔,材料和焊缝中一些小的缺陷在低温、高压的环境下扩大,导致内容器出现微小漏孔,如图2所示。所以正常的氦检漏是没有办法检查这种容器的漏孔。
第三种方法是射线检测法。射线检测法是在容器焊接完后进行焊缝射线探伤,观察焊缝是否有缺陷,缺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此种方法只可见大的缺陷,而不能检查出微小的针孔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及一种夹层低温容器的内容器检漏装置,能够使低温内容器在未套合装焊外容器前就能检测出内容器是否存在微小漏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夹层低温容器内容器的检漏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下部安装有排放管,在排放管上依次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和截止阀;
在壳体的中部安装有进出液管;
在壳体的上部安装有检测管;
在检测管位于壳体外的一节管道上依次安装有放气阀、安全阀和压力表;
在壳体内的底部安装有多块支撑板;在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保温层。
壳体为一端设有开口的空腔,在壳体的开口上安装有盖板,在壳体的开口面上安装有橡胶密封垫。
在支撑板的一端设有“V”形的缺口。
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棉或者珍珠棉。
采用这种装置后的技术效果:可以在低温压力容器套合装焊前,将内容器放入检漏装置内后,即可模拟该低温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时的工况,尤其是容器在低温状态下,承受最高工作压力时,能够检测出漏点是否扩大或者扩大的程度是否在设计范围内。
该检漏装置的结构简单、强度高,操作维护简单方便,安全可靠,不需要专职人员管理,且可以反复循环使用,并且保温层选用保温棉或者珍珠棉,这两种材料无毒无害,可塑性强,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在检测的过程中,只需观察该检漏装置压力表的压力值上升情况,就可以非常灵敏的检测到内容器在工作条件下是否存在漏点,并计算漏点的漏率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该检漏装置检测出容器存在漏点,则只需将低温压力容器从检漏装置取出,将存在漏点处去除缺陷并焊接,避免了在套合后充装低温介质出现漏点而导致低温压力容器报废,为制造低温压力容器的厂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提及到漏点在常温状态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