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发热的真空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60269.8 | 申请日: | 2015-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胡晟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底市大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5/05 | 分类号: | F27B5/05;F27B5/14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 地址: | 417009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发热 真空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中间发热的真空炉。
背景技术
传统真空炉采用四面发热体的布置,优点是发热均匀,缺点是:
第一、限制了有效工作空间,每炉物料装的不多,导致产量不足和单位能耗偏高。
第二、中间的料层反应时间过长,因为反应是从最靠近发热体的外层物料开始,等外层物料充分反应基本完成后,中间物料才开始反应。
第三、发热体太细,容易烧损。四层发热的回路采用四组并联方式,导致发热体不能设计的太粗(发热体直径18.5mm)容易烧损,烧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空间大、节能、环保的中间发热的真空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间发热的真空炉,它包括有水平安装的炉体,炉体内腔底部设有承重座,承重座上设有截面为方形的真空腔,真空腔顶部两侧的转角处通过L形连接件连接;真空腔两侧及顶部外壁上固定有保温层,位于真空腔两侧的保温层底部外侧转角处采用外凸的弧形过渡,其外弧面的弧度与炉体内径相配合,真空腔内设有三组发热体,其中两组发热体位于真空腔两侧,另一组位于真空腔中心,炉体壳体上设有与发热体相配合的控制器,待加工材料位于相邻发热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既能增加物料处理空间,又能使每层物料均匀的反应,减少每炉的生产周期,提高品质,降低能耗。同时,由于采用串联方式形成回路,每根发热体的直径增大到35mm,避免了烧断的可能性,减少设备大修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中间发热的真空炉包括有水平安装的炉体1,炉体1内腔底部设有承重座2,承重座2上设有截面为方形的真空腔3,真空腔3顶部两侧的转角处通过L形连接件4连接;真空腔3两侧及顶部外壁上固定有保温层5,位于真空腔3两侧的保温层5底部外侧转角处采用外凸的弧形过渡,其外弧面的弧度与炉体1内径相配合,真空腔3内设有三组发热体6,其中两组发热体6位于真空腔3两侧,另一组位于真空腔3中心,炉体1壳体上设有与发热体6相配合的控制器7,待加工材料位于相邻发热体6之间。本方案既能增加物料处理空间,又能使每层物料均匀的反应,减少每炉的生产周期,提高品质,降低能耗。同时,由于采用串联方式形成回路,每根发热体的直径增大到35mm,避免了烧断的可能性,减少设备大修次数。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最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底市大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娄底市大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妆品组合物
- 下一篇: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苯并呋喃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