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火花安全双控开关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0209.6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9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赛高电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6 | 分类号: | H03K17/56;H03K1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 安全 开关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火花安全双控开关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墙壁开关大部分是采用机械翘板结构,这种结构通过机械触点接触方式实现线路通断;在触点通断瞬间不可避免产生火花,这样在厨房等使用可燃气的场所必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火花安全双控开关模块,其消除隐患,完全消除了触点火花,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无火花安全双控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半导体可控硅、第二半导体可控硅、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双色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开关,第一半导体可控硅、第二电阻、第一电容都与第一二极管连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都与开关连接,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二半导体可控硅都与第二二极管连接,第三二极管、第四电阻、双色发光二极管依次连接,第三二极管与第二半导体可控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消除隐患,完全消除了触点火花,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火花安全双控开关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无火花安全双控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第一电阻R0、第二电阻R1、第三电阻R2、第四电阻R3、双色发光二极管D0、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开关SW,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第二电阻R1、第一电容C1都与第一二极管D1连接,第一电阻R0、第二电阻R1、第三电阻R2都与开关SW连接,第三电阻R2、第二电容C2、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都与第二二极管D2连接,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3、双色发光二极管D0依次连接,第三二极管D3与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连接。
本实用新型分别由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作为核心器件组成的两路完全对称的电子开关电路组成。第一电阻R0、第二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组成一个触发电路,为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触发极提供偏置电压电流,第一电容C1可滤除电网干扰信号;同理,第一电阻R0、第三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2组成另一个触发电路,为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触发极提供偏置电压电流,第二电容C2可滤除电网干扰信号,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3和双色发光二极管D0组成发光指示电路,分别为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提供不同颜色的指示,在导通期间熄灭,断开期间微亮,作为夜光指示。L、L1、L2作为三个接线端子,完全兼容普通开关的接线方式。本实用新型使用半导体可控硅作为通断器件,完全消除了触点火花,考虑到普通开关的双控接线使用,我们采用了两路完全对称的电路,可完全兼容双控接线方式使用。
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通过开关SW切换,开关SW选用自锁微动开关,串联在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中使用,保证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一定是单路导通处于互锁状态,这样完全兼容双控接线使用。第一半导体可控硅T1、第二半导体可控硅T2触发电流很小不超过15mA,因此开关SW切换过程不会产生火花,且主开关采用半导体器件通断也不可能产生火花;从而保证了整个开关电路通断完全无火花产生。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赛高电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赛高电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VA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循环过滤的制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