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60179.9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陈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F22/00 | 分类号: | G01F22/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王莹 |
| 地址: | 3161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罐 余量 智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计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居民在使用煤气罐时往往无法获取煤气罐内煤气的余量,进而不能及时更换新的煤气罐,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授权公告号为CN201884933U(申请号为201020614640.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煤气罐》,其中公开的煤气罐利用气压检测器检测煤气罐内的气压变化,从而获取煤气的用量情况,以方便及时更换煤气。但是在气压比较小的情况下,气压检测器的检测精确度有限,同时气体的气压受温度影响较大,也同样影响煤气用量的检测精度。另外,用户获取煤气用量需要读取气压检测器上的数据,获取方式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准获取煤气罐中煤气余量,并且用户能够轻松获取煤气余量信息的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用于称重并获取煤气罐及其中煤气的重量数据信息,该底座上设置有一数据接口;
显示器,连接在所述数据接口上,用于显示煤气罐中煤气使用情况;
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在所述数据接口上,用于将底座获取的重量数据信息无线传送到外界终端上。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获取重力数据的重量测量模块和用于处理重量数据的控制器;
所述重量测量模块和所述数据接口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为了方便低没气量时及时报警,提醒用户注意煤气罐中煤气含量低,该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一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一电子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通过测量空煤气罐重量,再测量充气后的煤气罐使用过程重量的变化,能够准确的检测煤气的用量,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同时该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还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煤气的余量信息,或者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用户终端传送煤气的余量信息,使得用户获取煤气的使用情况更加方便快捷,进而保证用户能够及时对煤气罐进行充气或者更换煤气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显示器2、无线通信模块3和报警器4。
其中底座1用于称重并获取煤气罐及其中煤气的重量数据信息,该底座1上设置有一数据接口11。底座1可以选择一电子称,该电子称可以选择现有市场上现有的具有数据连接口的普通电子称,而数据接口11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数据接口。
本实施例中作为底座1的电子称内设置有用于获取重力数据的重量测量模块12和用于处理重量数据的控制器13。重量测量模块12和数据接口11分别与控制器13相连接。在使用时,煤气罐可以放置在该底座1上,利用重量测量模块12进行称重,从而获取重量模拟信号数据,处理器对该重量模拟信号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转化为外界其他设备能够识别的数字数据,并通过数据接口11将计算处理的数据进行传输。
显示器2与底座1的数据接口11相连接,用于显示煤气罐中煤气使用情况。
无线通信模块3与底座1的数据接口11相连接,用于将底座1获取的重量数据信息无线传送到外界终端上,该无线通信模块3可以选用WiFi模块或者蓝牙模块等。
报警器4与控制器13相连接,用于提醒用户煤气罐中低煤气量的情况,该报警器4可以为光报警器4、声音报警器4或者声光报警器4等。
该煤气罐余量智能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现将空的煤气罐放置在底座1上进行称重,即利用底座1内的重量测量模块12测量空的煤气罐的重量,并将测量的空煤气罐的重量模拟信号数据传送到控制器13中,控制器13对该空煤气罐的重量模拟信号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计算,并将计算获取的空煤气罐的重量数字数据经数据接口11传送到显示器2中。同时如手机、电脑等外界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的数据传送同样能够获取该空煤气罐的重量数字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数控加工中误输入刀具半径补偿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装饰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