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蹄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9975.0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7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巨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L7/10 | 分类号: | A01L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蹄钉,具体涉及带有圆角侧壁的楔形马蹄钉。
背景技术
在马自然生活中,马蹄得损耗与生长速度基本一致。但作为畜力,在高强度的行走或者搬运物资后会大大增加其磨损,如果磨损不平均会使马儿在行走或奔跑中突然跌倒,这样会使马儿受到严重伤害,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用马蹄钉给马打上蹄铁,减少马蹄得磨损。通常使用的马蹄钉也是具有一个钉头和一钉杆,但是钉杆的横截面是个四角尖锐的矩形,使得马蹄上的压力集中在这四角上,这些压力集中点会造成马蹄材料不必要的损害而开裂,给马儿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马蹄钉的侧壁与马蹄接触时的内应力,大大降低马蹄被分裂或骨折的损伤;较小的摩擦力使得易将马蹄钉取出,开口完全闭合,从而保护马蹄不受损伤或不被感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马蹄钉。
马蹄钉包括一钉头和一钉杆。
所述的钉头为符合标准的常规钉头,所述的钉杆呈现一锥形结构,其由前后平面和侧壁组成。钉杆包括上钉杆部分、中间钉杆部分和下钉杆部分。上钉杆部分临近钉头,下钉杆部分位于钉杆末梢,二者横截面均为带尖角的矩形;中间钉杆部分位于上、下钉杆部分之间,其横截面是由圆弧过渡连接前后平面。这样中间钉杆具有圆角的截面设计较少内应力,上钉杆部分截面设计与马蹄铁和马蹄接触,最大限度抵抗马蹄钉的剪切力。
所述的钉杆包括前后平面和连接在前后平面的一对侧壁,侧壁比前后平面更窄一些,侧壁呈现向内锥形。
所述的下钉杆部分定义钉杆的尖部,其侧壁比上钉杆部分和中间钉杆部分的侧壁更细小。
所述的下钉杆部分上的前平面收敛到后平面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减少马蹄钉的侧壁与马蹄接触时的内应力,大大降低了马蹄分裂或骨折的损伤。其平面向外弯曲及较小的摩擦力有利于取出马蹄钉,开口完全闭合,保护马蹄不受损伤或不被感染。
附图说明
附图1:马蹄钉前视及钉杆横截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马蹄钉包括一常规钉头(1)和一钉杆(2),钉杆(2)被定义为由钉头(1)的基部(1a)到钉尖(3)的延伸体,钉杆(2)被分为三部分,包括上钉杆部分(2U)、中间钉杆部分(2M)和下钉杆部分(2L)。其中,上钉杆部分(2U)临近钉头(1)向下,大概占钉杆(2)全长的25%长,且直接与马蹄铁上的孔壁接触;下钉杆部分(2L)位于钉杆末梢,其末端为钉尖(3);中间钉杆部分(2M)位于上钉杆部分(2U)和下钉杆部分(2L)之间,基本上与马蹄壁接触。
钉杆(2)是由前平面(2a)、后平面(2b)和一对侧壁(2c)构成,且呈现一锥形结构,侧壁(2c)的宽度要比前后平面(2a,2b)窄,侧壁(2c)连接前后平面(2a,2b)。其中上、下钉杆部分(2U,2L)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如图1:A-A,C-C),即一对侧壁(2c)连接前后平面(2a,2b)带有四个尖角,本实用新型独特之处就是中间钉杆部分(2M)的横截面为一对侧壁(2c)为半圆状(如图1:B-B),即圆弧过渡连接前后平面(2a,2b),使其没有尖角。这样,中间钉杆部分(2M)的侧壁圆弧过渡使得在马蹄内没有尖角,减少了内应力,上钉杆部分(2U)的尖角矩形截面设计使得钉在马蹄底部的这部分具有极大的抗剪切力,下钉杆部分(2L)的前平面(2a)通过后平面(2b)锥形会聚在钉杆(2)的末端形成钉尖(3)即为凿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巨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巨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9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性内走线分力钓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