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组合开关功能的转向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58913.8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6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先海;王英华;龙涛;卢国平;李世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组合 开关 功能 转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组合开关功能的转向柱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组合开关内部的两段式弹性元件与转向柱上轴装配完成后,弹性元件上端与方向盘卡紧,下端定位于组合开关定位凸台的平面上。组合开关在实现功能过程中,弹性元件与方向盘同步转动,导致弹性元件的下端与组合开关定位凸台的表面产生相对旋转运动,有摩擦异响的风险,影响弹性元件的疲劳寿命,同时影响驾驶人员的操作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善组合开关功能的转向柱结构,该结构通过上轴衬套的结构使弹性元件的下端面与定位凸台之间拉开一段距离,避免弹性元件的下端面与定位凸台之间产生摩擦。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改善组合开关功能的转向柱结构,包括转向柱上轴,所述转向柱上轴上套设有组合开关弹性元件,所述组合开关弹性元件包括弹性上子件和与弹性上子件配合固定的弹性下子件,所述弹性下子件的凸台下方设有组合开关定位凸台,所述转向柱上轴下部还套设有轴承,所述转向柱上轴的下部还套设固定有上轴衬套,所述上轴衬套的下部周向设有衬套凸台,所述弹性下子件套设于上轴衬套上,所述弹性下子件的底部支撑于衬套凸台上,所述上轴衬套的底部支撑于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下子件的凸台与组合开关定位凸台之间存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轴衬套由衬套凸台、设置于衬套凸台上表面上的第一套筒和设置于衬套凸台下表面上的第二套筒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上轴衬套与转向柱上轴过盈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下子件套设于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支撑于轴承内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圆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外棱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圆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内棱条。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周向设有向内的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普通的转向柱上轴的结构,在转向柱上轴的合适高度套设固定一上轴衬套,将组合开关弹性元件的底部向上托起,使弹性元件与定位凸台之间拉开一定距离,避免弹性元件与定位凸台摩擦产生异响,提高了组合开关总成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对不同的组合开关总成及转向柱产品的匹配性好;产品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可采用模具生产,成本低廉,一致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柱结构的整体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轴衬套和轴承套设于转向柱上轴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轴衬套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轴衬套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轴衬套的俯视图;
其中,1—转向柱上轴,2—组合开关弹性元件,2.1—弹性上子件,2.2—弹性下子件,3—组合开关定位凸台,4—轴承,5—上轴衬套,5.1—第一套筒,5.2—衬套凸台,5.3—第二套筒,6—外棱条,7—内棱条,8—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的改善组合开关功能的转向柱结构,包括转向柱上轴1,转向柱上轴1与组合开关弹性元件2同步固定装配在方向盘上,组合开关弹性元件2包括弹性上子件2.1和与弹性上子件2.1配合固定的弹性下子件2.2,弹性下子件2.2的凸台下方设有组合开关定位凸台3,转向柱上轴1下部还套设有轴承4,转向柱上轴1的下部还套设固定有上轴衬套5,上轴衬套5的下部周向设有衬套凸台5.2,弹性下子件2.2套设于上轴衬套5上,弹性下子件2.2的底部支撑于衬套凸台5.2上,上轴衬套5的底部支撑于轴承4的内圈上,弹性下子件2.2的凸台与组合开关定位凸台3之间存在距离。利用上轴衬套5的结构将弹性下子件2.2向上托起,避免弹性下子件2.2与组合开关定位凸台3的摩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好。
如图2—5所示,上轴衬套5与转向柱上轴1过盈配合固定;上轴衬套5由衬套凸台5.2、设置于衬套凸台5.2上表面上的第一套筒5.1和设置于衬套凸台5.2下表面上的第二套筒5.3组成;弹性下子件2.2套设于第一套筒5.1上,并支撑于衬套凸台5.2上;第二套筒5.3的底部支撑于轴承4内圈上。上轴衬套5的内径比转向柱上轴1外径稍小,实现过盈配合,安装简单合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套筒5.1的外圆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外棱条6。外棱条6使衬套厚度均匀避免了衬套的内应力,减小产品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8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助力转向器壳体
- 下一篇:一种防光伏组件隐裂的装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