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簇式复合倒梯形结构的腔体式吸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58853.X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敏;田瑞;卫强;韩雪;任艳男;齐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50;F24J2/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簇式 复合 梯形 结构 体式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太阳能槽式聚焦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管簇式复合倒梯形结构的腔体式吸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槽式太阳能聚光平台下的吸收器主要是玻璃-金属真空管式和腔体式太阳能集热器。玻璃-金属真空管式吸收器是将金属管和玻璃之间抽成真空的集热器,其内管涂有一定选择性吸收涂层可以对太阳光线进行有效吸收,真空管的高真空度也能使内管与外界环境的换热损失减少;腔体式吸收器是根据黑腔效应原理,用于槽式聚光集热装置,是将槽式聚光器上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腔体的开口孔径进入腔体,经过多次反射和漫反射,最终大部分被腔体集热元件吸收,少量光线会从开口射出,被吸收的光线在集热元件上实现光热转换,最终将热量传递给流动工质。现有的吸收器存在有如下缺点:
玻璃-金属真空管吸收器存在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上下受热不均匀产生热应力,长期运行易出现真空泄漏、炸管、运行过程中可靠性差等问题;
腔体式吸收器内部流动工质通道主要有流道式和管簇式,其中流道式集吸收器结构简单,但其集热元件与腔体内壁直接接触,热传导导致的热损失比较大;通过与腔体内壁焊接的管簇式结构其实同样存在较多的热传导损失。
此外,对于现有的吸收器结构还都存在集热元件受热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管簇式复合倒梯形结构的腔体式吸收器,该吸收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光学效率和热效率,同时可以使集热元件对光线的吸收相对更加均匀,解决一定的热应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簇式复合倒梯形结构的腔体式吸收器,包括外壳、腔体,在外壳与腔体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填充材料,在腔体的开口处设有玻璃盖板,所述腔体是倒梯形结构,包括两侧的平板反射板、下底的圆弧反射板和上底的玻璃盖板,在腔体内侧并排设置若干个间距相同的吸收管,在腔体外侧的吸收管两端分别连接一混流室。
所述混流室与吸收管之间是采用铜焊连接。
所述混流室通过铆接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吸收管是外壁面有涂层的黄铜管。
在两侧的平板反射板和下底的圆弧反射板上贴有反射膜。
所述玻璃盖板是超白玻璃。
所述填充材料是保温材料。
在吸收管的中间处还设有保持其间距的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光线透过玻璃盖板进入到腔体内,大多数光线直接照射到吸收管上或通过平板反射板反射到吸收管上,其余光线从吸收管管间间隙透过到达圆弧反射板后经过圆弧反射板反射到吸收管上,该吸收器腔体的倒梯形结构相比矩形、正梯形、三角形等结构具有较少的对流热换损失,且吸收管不与腔体内壁接触,仅靠两端的混流室支撑,降低了传统集热元件与腔体壁面热传导引起的热损失,同时由于该吸收管对开口孔径的实际角系数比矩形的小,此外反射板的安装也使腔体散热面积减少,从而具有较高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弧反射板和平板反射板的组合方式能够使吸收管的正反面均可受热,受热相对更均匀也提高了腔体的光学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吸收管与混流室采用铜焊,保证了焊接处的牢靠性和封闭性,其余部分采用简易的铆接,制作简单,拆装、维修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腔体内壁表面上贴有反射膜,提高了光学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盖板使用超白玻璃具有较高的透射率。
5、本实用新型在吸收管的中间处设有固定架,保证了吸收管之间的间距,解决了吸收管因热变形而造成的扭曲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收管与混流室配合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收管与腔体配合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外壳;2、填充材料;3、吸收管;4、平板反射板;5、玻璃盖板;6、圆弧反射板;7、腔体;8、混流室。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88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的屋顶花园高木平台结构
- 下一篇:张拉锚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