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服的面料结构和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5829.0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8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高芬芳;战景明;邬强;王厉秦都;杨凯;张文涛;薛向明;周文明;姜霞;武宝利;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1D31/02 | 分类号: | A41D31/02;A41D13/01;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王瑛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服 面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服的面料结构和防护服。
背景技术
辐射防护、化学防护是危险作业人员的必备保护品,防护用品中尤其是全身性的防护服的安全性能的提高和改进是直接关系着防护措施的成败和危险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是保护有害环境作业下人员的重点项目,所以防护服的防护性能、防护的精密程度与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一件完美的防护服除了防护材料本身的性能优良外,如抗摩擦、抗撕裂、抗拉伸等要求,最主要的是达到高危作业的防护要求,随着核能源及放射源的使用,核电站检修、核军工退役等项目的增多,工作人员到现场工作的频率增多,尤其是在核工业生产及核设施退役过程中,各种内、外照射都有可能威吓着工作人员,世界各国都加以改进各自的防护服性能,基材料上涂层以满足各种防护射线的使用,但有关防氚的防护服在国内外基本处于空白,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质轻、防护性能优良的防氚防护服,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内照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服的面料结构,该面料结构能有效阻挡氚的渗透和β射线辐射,并能起到隔热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由上述面料结构制成的防护服,该防护服能有效阻挡氚的渗透和β射线辐射,并能起到隔热防护作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服的面料结构,所述面料结构包括设在内层的PVC膜层、设在中间层的氧化铝膜层和设在外层的硅酸钙膜层。
进一步,设在中间层的氧化铝膜层的层数为两层以上。
进一步,设在中间层的硅酸钙膜层的层数为两层以上。
进一步,所述面料结构的厚度为0.2-0.6mm。
进一步,所述面料结构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00~1500g/m2。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护服包括自上而下连成一体的头罩、上衣、裤子和脚套,所述上衣的前襟设有带封闭结构的开口;所述头罩的正面为与肩部同宽的透明视窗,所述头罩的背面以及上衣、裤子和脚套采用上述面料结构剪裁缝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防护服还包括设在防护服内部的透气气路系统,所述透气气路系统包括连接在防护服背部内表面的中心气路和自中心气路上部向两侧延伸进入上衣袖管内的上肢气路、自中心气路下部向两侧延伸进入裤管内的下肢气路及颈部环形气路;中心气路的对应腰部位置处设有进气口;所述头罩和上衣的背面设有单向排气口。
再进一步,上衣的袖管为包括内、外袖的双层袖结构,外袖的长度大于内袖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护服的面料结构是由PVC膜层、氧化铝膜层和硅酸钙膜层形成的一种复合面料结构,该面料结构利用Al2O3作为氧化膜层和硅酸钙膜层共同阻挡氚的渗透和β辐射,并利用硅酸钙膜层进行隔热防护。使用这种面料结构加工成的防护服可用于核工厂、高压电场或电子设备以及β射线等较强的环境进行作业,能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护服的面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护服在外翻后背部朝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护服的面料结构,所述面料结构包括设在内层的PVC膜层1、设在中间层的氧化铝膜层2和设在外层的硅酸钙膜层3。
本实用新型在作为防护服内层的PVC膜层1的基础上先复合氧化铝膜层2,再复合硅酸钙膜层3,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面料结构,其利用Al2O3作为氧化膜阻止氚的渗透,利用硅酸钙形成窝空并隔热,共同阻止氚的渗透。其作用原理如下:
氢同位素氚通过致密氧化膜(Al2O3膜)时,氢同位素氚很可能在一定条件下首先被氧化成如OH-(或OT-)一类负离子。负离子占据氧化膜的晶格之中,处于静止状态。而氢同位素氚的迁移主要是以正离子(H+或T+)在晶格中从某一氧位置迁移到另一邻近的氧位置,逐渐聚集到氧化膜表面上,以气相氢同位素分子形态蒸发,最后完成氢同位素氚在氧化膜中的整个扩散渗透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5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风遮阳帽
- 下一篇:一种仿针缝双层平纹羽绒服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