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蠕动泵加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3622.X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4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饶桥兵;王再云;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合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欧颖;吴婷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蠕动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或宝石行业的一种多路蠕动泵加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或宝石行业研磨产品时,经常需要用到数个蠕动泵给每个工位添加液体研磨料,而连接蠕动泵的硅胶软管是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而蠕动泵与电器控制元件均布置于同一机箱内,造成更换操作不便;并且连接硅胶软管的接头也容易松动造成漏液,导致污染损坏机箱内的电器元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蠕动泵加料器,能克服电器元件容易受液体研磨料污染而损坏的缺陷,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零件易加工,易于普及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任务,一种多路蠕动泵加料器,它包括电控箱、多芯线缆、加料器箱和输液管,所述电控箱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源、PLC装置和数个电机驱动板,以及盖板和设置于电控箱外表面上的手动操控部件;所述加料器箱包括其内侧面下部设有的数个蠕动泵、硅胶软管及该加料器箱上端安装的液料桶,该液料桶下部设有数个出液孔,每个出液孔通过一根硅胶软管分别与蠕动泵上旋转轮连接;所述输液管与蠕动泵上旋转轮连接,用于将液体研磨料输送到各个研磨工位;所述加料器箱和电控箱各自独立分开并经多芯线缆连接。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所述电控箱内的电机驱动板经多芯线缆分别与加料器箱内的蠕动泵一一对应连接,该电机驱动板分别控制每个蠕动泵上旋转轮的旋转方向和转速;所述加料器箱的侧面下部最好设四个蠕动泵;所述液料桶下部一般设四个出液孔并分别与硅胶软管的一端连接,该硅胶软管的另一端绕在蠕动泵的旋转轮上;所述电控箱内一般设有四个电机驱动板;所述PLC装置可同时或分别控制数个电机驱动板;所述PLC装置最好同时或分别控制四个电机驱动板;所述蠕动泵还包含有电机;所述手动操控部件为带按钮的控制面板或触摸屏;所述手动操控部件最好设置在盖板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路蠕动泵加料器,它包括电控箱、多芯线缆、加料器箱和输液管,所述电控箱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源、PLC装置和数个电机驱动板,以及盖板和设置于电控箱外表面上的手动操控部件;所述加料器箱包括其内侧面下部设有的数个蠕动泵、硅胶软管及该加料器箱上端安装的液料桶,该液料桶下部设有数个出液孔,每个出液孔通过一根硅胶软管分别与蠕动泵上旋转轮连接;所述输液管与蠕动泵上旋转轮连接,用于将液体研磨料输送到各个工位;所述加料器箱和电控箱各自独立分开并经多芯线缆连接的技术方案;它能克服电器元件易受液体研磨料污染而损坏的缺陷,并且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零件易加工,易于普及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采用加料器箱和电控箱各自独立分开并经多芯线缆连接,它解决了机箱内电器元件易受液体研磨料污染的问题,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Ⅱ、本实用新型采用PLC装置可同时或分别控制数个电机驱动板,可实现对数个工位添加液体研磨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Ⅲ、本实用新型采用液料桶设数个出液孔并经硅胶软管与数个蠕动泵一一对应连接,当某个工位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其它工位的正常生产,设备维护方便,生产效率高;
Ⅳ、本实用新型能克服电器元件易受液体研磨料污染而损坏的缺陷,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零件易加工,操作安装方便,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制造成本显著降低,无环境污染,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玻璃或宝石行业自动添加研磨料配套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器控制原理图。
图中:1-电控箱,11-盖板,12-手动操控部件,13-电机驱动板,14-电源,15-PLC装置,2-多芯线缆,3-加料器箱,31-液料桶,32-硅胶软管,33-蠕动泵,4-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36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