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定子铁芯压紧螺杆绝缘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2484.3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丁頔;谢俊;俞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定子 压紧 螺杆 绝缘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定子铁芯压紧螺杆绝缘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由ALSTOM生产的水轮发电机,其定子铁芯采用的是铁芯拉紧螺栓穿过铁芯叠片中部的方式来紧固铁芯,同时利用绝缘套管来保持拉紧螺杆与铁芯绝缘,以700MW机组为例,其铁芯拉紧螺杆数量达到了约400根。由于拉紧螺杆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会切割磁力线而在螺杆杆两端产生一定的电势差,如果拉紧螺杆出现两点及多点接地则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导致拉紧螺杆温度升高,强度下降,甚至烧毁附近的铁芯,所以检修过程中需要测量定子铁芯拉紧螺栓的对地绝缘,目前采用250V绝缘兆欧表测量。
由于发电机内部空间较小,测量铁芯拉紧螺杆绝缘时测试人员只能站在定子线棒内侧,而拉紧螺杆位于定子线棒与绝缘盒以及特氟龙管外侧,同时拉紧螺杆表面喷漆,只有位于螺杆侧面的小孔便于测量拉紧螺杆绝缘,所以在测量时通常由两人配合,一人手持绝缘兆欧表并将接地表笔接地,另一人站在定子线棒及绝缘盒外,弯腰穿过特氟龙引水管间空隙,将加压表笔插入拉紧螺杆上段小测量孔中进行加压测量,由于现场设备布置紧凑,测量难度大,数量多,加上发电机内部温度较高,使得测量工作异常辛苦,测试人员站立位置如图1所示。发电机内部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工作人员在测量该绝缘时极其容易磕到附近凸起位置造成人身伤害,或蹭到油污。测量工作量极大,每一台机组必须测量约400根拉紧螺杆,而每测一根都需要重复钻入-测量-钻出的过程,对工作人员的体力要求较高。测量孔较小,工作人员在昏暗的条件下不易找到并对准测量孔,这对于需要对其进行250V加压的工作增加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定子铁芯压紧螺杆绝缘测量装置,使工作人员不必重复钻进-钻出的行为,并且能轻易将测量表针插入测量孔进行测量,这将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体力都有较大好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定子铁芯压紧螺杆绝缘测量装置,它包括加长杆,加长杆的顶端设有绝缘手柄,加长杆尾端设有U型绝缘套,绝缘手柄处设有弹簧和第一齿轮组件,U型绝缘套两侧面垂直设有金属撞针,金属撞针上设有第二齿轮组件,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二齿轮组件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线、滑动套筒和第二传动线连接,所述的金属撞针上连接有加压线,加压线另一端连接有绝缘兆欧表,绝缘兆欧表接地,加压线通过控制测量回路开关连通或断开,绝缘套顶部到金属撞针距离与拉紧螺杆顶部到测量孔距离相等,金属撞针与拉紧螺杆测量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压下弹簧并带动第一齿轮组件转动,通过第一传动线向上提起滑动套筒,带动第二传动线带动第二齿轮组件转动,将金属撞针插入测量孔,按压测量回路开关,接通绝缘兆欧表、加压线与金属撞针组成的测量回路,完成拉紧螺杆绝缘测量后,松开弹簧与测量回路开关,使金属撞针退出拉紧螺杆测量孔,最后将本装置从拉紧螺杆上取出即完成测量。
上述加压线依次穿过绝缘手柄、加长杆和绝缘套连接到金属撞针上,测量回路开关设置在绝缘手柄处。
上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弧形齿条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直齿条和齿轮。
上述的第二齿轮组件具有一对,其对称分布在绝缘套两侧。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使工作人员不必反复弯腰钻入狭小的空间测量拉紧螺杆绝缘,可以一人完成整个测量过程,同时还使测试人员远离了加压点,不仅节约了人力,保证了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降低了测量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 为现有水轮发电机定子铁芯拉紧螺杆绝缘测量站立位置图,图1中A为纯水汇水管,B为定子线棒及绝缘盒,C为站立位置,D为绝缘垫。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2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