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封装导向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52309.4 | 申请日: | 2015-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0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柏威廉;姜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通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蜂窝 陶瓷 催化剂 封装 导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封装设备,具体为汽车用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封装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用蜂窝陶瓷催化剂主要由外部蛭石陶瓷纤维密封垫的蜂窝体和外筒构成,两者的封装是催化剂装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中封装工艺过程对催化剂的机械性能和密封作用非常关键,稍有差错就会造成催化剂的损伤,从而导致催化剂立即失效或者存在潜在的损伤造成在使用过程中的早期失效,同时还会造成密封不好而漏气,直接影响整机的排放性能,使得废气直接泄漏造成大气污染,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机械损伤和泄漏,都是由于在封装过程中封装工艺不合理造成的。
在目前,为实现蜂窝体与外筒的有效封装,现有的外筒大多采用左右两瓣焊接的组合结构,在封装时将分瓣的外筒包裹住蜂窝体后通过焊接工艺使其连接为一整体,该结构设计的焊接变形大造成外筒圆度差从而密封压力不均使得陶瓷载体结构易受机械受损伤且漏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加工复杂、加工效率相对较低,实际中大批量生产中应用不是很合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用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封装导向机构,通过该封装导向机构,无需对外筒进行分瓣,即可实现蜂窝体与外筒的封装操作,具有加工简单、对陶瓷载体损伤小、密封效果好的特点,并能有效提升封装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封装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向套,导向套的内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封装孔,整个封装孔分为位于上部的倒锥形孔、位于中部的等径孔和位于下部的套装孔;所述倒锥形孔的口部内径大于催化剂蜂窝体的外径,等径孔的孔径小于催化剂外筒的内径,套装孔的孔径大于催化剂外筒直径。
进一步的,上述倒锥形孔的锥面角度为3o-5o,其高度不少于催化剂蜂窝体高度的三分之四。
进一步的,上述等径孔的高度不少于催化剂蜂窝体高度的三分之二,等径孔的内径小于蜂窝体外径的尺寸不超过0.5mm。
进一步的,上述套装孔的高度为5-10mm,其孔径大于催化剂外筒直径的尺寸不超过1.5mm。
进一步的,上述倒锥形孔和等径孔内壁的粗糙度不大于1.6μm。
进一步的,上述导向套的材质为不锈钢。
在封装时,催化剂的外筒无需分瓣,外筒顶部直接套装在导向套下部的套装孔中,而催化剂的蜂窝体放置在导向套上方的倒锥形孔内,而后利用机械压头下压蜂窝体,使蜂窝体随倒锥形孔下滑进入等径孔,并继续下压蜂窝体进入套装孔中的催化剂外筒内而完成封装。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封装导向机构,整个封装过程非常简单,不会对蜂窝体造成损伤,能有效提升催化剂的成品强度和质量,并能有效提升封装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封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汽车用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封装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套1,导向套1的内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封装孔11,整个封装孔11分为位于上部的倒锥形孔111、位于中部的等径孔112和位于下部的套装孔113。所述倒锥形孔111的口部内径大于催化剂蜂窝体21的外径,等径孔112的孔径小于催化剂外筒22的内径,套装孔113的孔径大于催化剂外筒22直径。
在封装时,催化剂的外筒22无需分瓣,外筒22顶部直接套装在导向套1下部的套装孔113中,而催化剂的蜂窝体21放置在导向套1上方的倒锥形孔111内,而后利用机械压头F下压蜂窝体21,使蜂窝体21随倒锥形孔111下滑进入等径孔112,并继续下压蜂窝体21进入套装孔113中的催化剂外筒22内而完成封装。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封装导向机构,整个封装过程非常简单,不会对蜂窝体21造成损伤,能有效提升催化剂的成品强度和质量,并能有效提升封装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在此,为了有利于压装过程中蜂窝体21和密封垫211的顺畅下行,所述倒锥形孔111的锥面角度设置为3o-5o,其高度不少于蜂窝体21高度的三分之四。
同时为保证蜂窝体21封装下行过程中密封垫211的完整不受损伤,等径孔112的高度不少于催化剂蜂窝体21高度的三分之二,等径孔112的内径小于蜂窝体21外径的尺寸不超过0.5mm。
此外,出于安装和拆卸的考虑,所述套装孔113的高度为5-10mm,其孔径大于催化剂外筒22直径的尺寸不超过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通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通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2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