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给车载电器充电的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1444.7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船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5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电器 充电 太阳能 无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太阳能并以无线的方式给车载电器充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崛起,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部分家庭都拥有了汽车,车内电器也越来越多,比如:手机,行车记录仪,平板电脑,导航仪,等等,这些电子设备的供电成了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都是用12V转5V的充电器,用汽车本身的电瓶供给12V的电源,这无疑给电瓶增加了负担,有时忘记关闭电源的话,还会导致电瓶亏电,无法起动的现像,严重的会影响电瓶的使用寿命。还要拖拉很多电线,影响驾驶员驾驶员和车内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给车载电器充电的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无需破坏车体结构布线,不给电瓶增加负荷,节能环保,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给车载电器充电的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它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它还包括一个单晶硅太阳能薄膜,所述的单晶硅太阳能薄膜接入发射模块的正负极上;所述的发射模块包括振荡器、功放电路、TX线圈和电源控制器,所述的振荡器和TX线圈分别与功放电路相接,所述的电源控制器与所述的振荡器相接;所述的接收模块包括RX线圈、转换器、控制电路以及充电电池,所述RX线圈、控制电路以及充电电池分别与转换器相接,所述RX线圈与TX线圈相互耦合,所述的充电电池还连接有相应的电器充电接头。
进一步,所述的单晶硅太阳能薄膜贴在车辆的顶部,或者贴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的最上方,或者贴在车辆的后挡风玻璃的最上方。
进一步,所述接收模块置于车辆内部。
进一步,所述的TX线圈和RX线圈的外径为30mm。
本实用新型由单晶硅太阳能薄膜产生的5-21V电压,经过振荡器和功放电路后由TX线圈发射电能,再和RX线圈相互耦合,再经过转换器对电压转换后产生稳定的5V电压,给车载电器供电(配上相应的电器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安装方便快捷,无需破坏车体结构布线,不给电瓶增加负荷,节能环保,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给车载电器充电的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它包括发射模块1和接收模块2,它还包括一个单晶硅太阳能薄膜3,单晶硅太阳能薄膜3接入发射模块1的正负极上;发射模块1包括振荡器100、功放电路101、TX线圈102和电源控制器103,振荡器100和TX线圈102分别与功放电路101相接,所述的电源控制器103与所述的振荡器100相接;接收模块2包括RX线圈200、转换器201、控制电路202以及充电电池203,RX线圈200、控制电路202以及充电电池203分别与转换器201相接,RX线圈200与TX线圈102相互耦合,充电电池203还连接有相应的电器充电接头4。
单晶硅太阳能薄膜3贴在车辆的顶部,或者贴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的最上方,或者贴在车辆的后挡风玻璃的最上方。接收模块2置于车辆内部。TX线圈102和RX线圈200的外径为30mm。
本实用新型由单晶硅太阳能薄膜产生的5-21V电压,经过振荡器和功放电路后由TX线圈发射电能,再和RX线圈相互耦合,再经过转换器对电压转换后产生稳定的5V电压,给车载电器供电(配上相应的电器接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船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庆船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1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血车供电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采血车
- 下一篇: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