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阻尼单出杆阀门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1399.5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郭有松;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容大结构减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48;F16F9/34;F16F9/36;F16F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阻尼 单出杆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器,特别是一种可变阻尼单出杆阀门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一种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近几年来阻尼器的运用在核电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它是用来保护核电厂管道和设备在遭受突来的负荷的时候免遭破坏,其对正常热膨胀引起的缓慢运动不产生约束作用,当承受突来的负荷的时候,阻尼器近似为刚性,可对管道及其设备提供刚性支撑,约束其移位,使其不受损坏,它是核电厂中机械设备的重要安全保护装置之一。
在现有的阻尼器中,大都采用的是一种不可变阻尼的阻尼器,其不能满足各种频繁震动场合的需要,且在其结构和设计上也存在这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改变油缸其中的一段内径来实现阻尼的变化,这样的设计制造成本高,而且一旦发生故障,只能整体更换油缸,维修的成本也会增加,故也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阻尼效果可变,可精细连续调节阻尼,满足各种震动情况频繁的场合需求,所以提供一种可变阻尼单杆阀门阻尼器。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油缸、活塞、活塞杆、衬套和连接头,还包括一个油管回路;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着活塞,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用来连接外部设备的连接头,活塞滑动设置在油缸的内部,为了进一步密封油液,油缸的两端设置有衬套,油缸相应的一端也设置有用来连接外部设备的连接头;油管回路由第一油路口、第二油路口、第三油路口、储油箱和油管组成,第一油路口、第二油路口和第三油路口都设置在油缸上,第一油路口、第二油路口和第三油路口都通过油管连接,并联连接着储油箱。
进一步限定,第三油路口上设置有节流阀。
进一步限定,设置在油缸两端的衬套与油缸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限定,油缸和衬套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限定,活塞杆和衬套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限定,连接头上都套设有关节轴承。
采用上述结构后,衬套和密封件使得油液较好的密封在油缸内,通过螺纹连接,可以使衬套更换更为方便,并且在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中,利用油管的回路来实现阻尼的频繁变化,当活塞相对油缸作压入运动时时随着活塞逐渐经过各个油路口的时候,经过的油路口成为进油口,出油口则逐渐减少,阻尼逐渐增大,当活塞相对油缸作顶出运动时,同样随着活塞经过各个油路口的时候,经过的油路口成为进油口,出油口则逐渐减少,阻尼逐渐增大,这样可以实现一个行程阻尼变化的调节,并且出油口上的节流阀的设计可以通过调节节流阀实现阻尼的精准调节,连接头上设有关节轴承使得阻尼器较为便捷的连接外接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油缸,2为活塞,3为活塞杆,4为衬套,5为连接头,6为第一油路口,7为第二油路口,8为第二油路口,9为储油箱,10为节流阀,11为油管,12为密封件,13为关节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说的前端和后端是以活塞前进方向为基准,前进方向为前端,前进方向对应的另一侧为后端。如图1的所示的一种可变阻尼单杆阀门阻尼器,其结构包括油缸1、活塞2、活塞杆3、衬套4、连接头5,和油管11;活塞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着活塞2,活塞2滑动设置在油缸1的内部,油缸1的两端设置有衬套4,活塞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连接头5,油缸1的相应的一端也设置有连接头5。
油管回路由第一油路口6、第二油路口7、第三油路口8、储油箱9和油管11组成,第一油路口6、第二油路口7和第三油路口8都设置在油缸1上,第三油路口8上设置有节流阀10,第一油路口6、第二油路口7和第三油路口8都通过油管11连接,并联连接着储油箱9;其中连接头5上都套设有关节轴承13;设置在油缸1两端的衬套4与油缸1采用螺纹连接;油缸1和衬套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2;活塞杆3和衬套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2。
下面具体描述阻尼器在向缸内压缩前进的过程中阻尼的变化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容大结构减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容大结构减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1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