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量水堰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1036.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8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明星;李爱明;王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量水堰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量水堰,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壁量水堰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量水堰是设在渠道、水槽或排水沟中用于量测水流流量的设备。当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渗流量监测时,最常用的是具有特制缺口的薄壁堰。目前常用的薄壁堰的安装方法,是将薄壁堰直接安装在渗漏排水沟中,或在排水沟末端引出水流并专门建造堰槽,将薄壁堰安装在堰槽中。当薄壁堰直接安装在排水沟中时,容易在排水沟中形成壅水,导致排水不畅,对建筑物安全不利;若在排水沟末端引出水流并专门建造堰槽,则费用较高,有时受地形、空间等的限制,也不具备专门建造堰槽的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量水堰的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量水堰的安装结构,主要包括水尺,及按水流方向依次相连的上游堰槽和下游堰槽,所述水尺设在上游堰槽中;所述上游堰槽中还设有消力坎和胸墙,且所述的消力坎和胸墙均位于水尺上游;所述上游堰槽与下游堰槽相连处设有堰板;所述上游堰槽进水口与排水沟通过斜坡相连;所述下游堰槽排水口与集水井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游堰槽的槽底与下游堰槽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消力坎位于所述胸墙上游。
进一步地,所述消力坎顶面高度与所述堰板缺口底部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上游堰槽的深度和下游堰槽的深度均与所述堰板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胸墙的底部低于所述堰板顶部,且所述胸墙的底部高于所述堰板缺口底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量水堰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安装结构包括顺序设置在排水沟与集水井之间的上游堰槽和下游堰槽,所述上游堰槽进水口与排水沟通过斜坡相连;所述水尺设在上游堰槽中;通过对排水沟尾部进行简单加深或加宽改造就可以建造好所述的斜坡、上游堰槽和下游堰槽,故安装结构比较简单,且容易实施,以及建造费用低,不受地形、空间等的限制,利于推广使用;再将所述的水尺、消力坎和胸墙设置在所述上游堰槽中,当水流从排水沟流入上游堰槽时,水流将在消力坎前形成水跃和旋滚,从而对水流进行消能,降低流速;胸墙能够减缓水流的表面波动,以获得便于量测的稳定液面;可见通过所述的消力坎和胸墙能够使水流在较短的距离内尽快达到稳定,以满足量水堰测读的水力要求,提高测量精度,同时避免在排水沟产生壅水,减少了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量水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沿图1中A-A的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上游堰槽
2下游堰槽
3水尺
4排水沟
5斜坡
6堰板
7集水井
8消力坎
9胸墙
10消力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量水堰的安装结构,主要包括水尺3,及按水流方向依次相连的上游堰槽1和下游堰槽2,所述水尺3设在上游堰槽1中;具体地,所述水尺3设置在所述上游堰槽1的侧壁内侧。所述上游堰槽1与下游堰槽2相连处设有堰板6;所述上游堰槽1的槽底与所述下游堰槽2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游堰槽1进水口与排水沟4通过斜坡5相连,且所述上游堰槽1进水口与所述斜坡5低端相连;所述下游堰槽2排水口与集水井7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1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防拆燃气表接头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流量计防污染流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