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0894.4 | 申请日: | 201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吴联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联紫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17;H01B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阻燃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
背景技术
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采煤机电缆通电时,电时会产生电磁场在周围形成静电,如遇高浓度瓦斯往往会发生恶性爆炸事故,这就要求采煤机用电缆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此外,现有的采煤机电缆阻燃性能差,在遇到明火时,容易燃烧,影响信号传输以及采矿现场的安全。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多根平行纵置的导线,导线包括位于中部的导体以及包覆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导线之间填充有阻燃填料,使得所述缆芯具有圆形截面,阻燃填料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缆芯外部通过云母带绕包形成有绕包层,绕包层外部包覆有屏蔽层,屏蔽层外部通过挤包陶瓷硅橡胶形成有阻燃层,阻燃层外部包覆有铜带保护层,铜带保护层外部包覆有聚乙烯内护套层,聚乙烯内护套层外部包覆有外护套层,外护套层采用交联性聚烯烃料制成。
优选地,导体采用多根铜丝铰合而成。
优选地,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层。
优选地,散热孔绕所述缆芯轴线成环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内护套层的设计提升了电缆的阻燃效果,铜保护层在起到屏蔽作用的同时也能阻隔热量的传递,而阻燃层而在外部温度过高时,能够形成坚硬的陶瓷氧化层,阻隔热量的进一步传递,绕包层和阻燃填料的设计,可以妨碍伴热产生的热量向外传导,进一步地提升阻燃效果,在阻燃填料内的散热孔的设计则可使电缆和内部空气之间形成热传递,有利于散热,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多根平行纵置的导线1,导线1包括位于中部的导体11以及包覆在导体11外部的绝缘层12,导线1之间填充有阻燃填料2,使得所述缆芯具有圆形截面,阻燃填料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散热孔3;所述缆芯外部通过云母带绕包形成有绕包层4,绕包层4外部包覆有屏蔽层5,屏蔽层5外部通过挤包陶瓷硅橡胶形成有阻燃层6,阻燃层6外部包覆有铜带保护层7,铜带保护层7外部包覆有聚乙烯内护套层8,聚乙烯内护套层8外部包覆有外护套层9,外护套层9采用交联性聚烯烃料制成。
上述方案中,内护套层8的设计提升了电缆的阻燃效果,铜保护层7在起到屏蔽作用的同时也能阻隔热量的传递,而阻燃层6而在外部温度过高时,能 够形成坚硬的陶瓷氧化层,阻隔热量的进一步传递,绕包层4和阻燃填料2的设计,可以妨碍伴热产生的热量向外传导,进一步地提升阻燃效果,在阻燃填料2内的散热孔3的设计则可使电缆和内部空气之间形成热传递,有利于散热,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屏蔽层5和铜保护层7起到双层屏蔽作用,具体地,屏蔽层5为镀锡铜丝编织层,屏蔽效果更佳,外护套层9采用交联性聚烯烃料制成,低烟无卤,阻燃效果好。
导体1采用多根铜丝铰合而成,有利于增强导体1的强度。
散热孔3绕所述缆芯轴线成环状分布,电缆内部散热更佳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用阻燃电缆,结构紧凑,抗干扰性能强,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散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联紫,未经吴联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0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