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内衬板结构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0707.2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5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龙;阳正辉;林目祥;朱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5/04 | 分类号: | B62J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内衬 板结 摩托车 挡泥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特别是一种具有内衬板结构的摩托车后挡泥板。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挡泥板安装在车架的后部,位于后车轮的上方,其除了用于遮挡车辆行驶时后车轮带起的泥水,防止泥水飞溅到车内零部件或骑乘人员身上外,还用于布置并承载一些附属部件,如后转向灯和后牌照灯,因而要求后挡泥板具有一定的强度。
现有摩托车后挡泥板一般分为内部无支撑加强部件和内部有铁支架加强两种。第一种后挡泥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但整体强度低,刚性差,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破损、断裂,使用寿命短;第二种后挡泥板整体强度和刚性好,但需要额外增加铁支架,成本高。上述两种结构无法同时满足后挡泥板在提高刚性和降低成本两方面的要求。
另外,现有的后挡泥板安装后牌照灯和左、右后转向灯后,各灯具的导线布线时,一般先伸入后挡泥板内,然后再从后挡泥板顶部穿出与导线组连接,由于布设在后挡泥板内侧的各灯具的导线直接暴露在后车轮上方,各灯具的导线容易受到后车轮带起的泥水、异物等影响,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内衬板结构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其可提高后挡泥板的强度和刚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可隐藏、保护后牌照灯和左、右后转向灯的导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内衬板结构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包括设于后车轮上方的后挡泥板主体,后挡泥板主体的后部设置有后牌照灯和左、右后转向灯,所述后挡泥板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塑料内衬板,布设在后挡泥板主体内侧的所述后牌照灯以及左、右后转向灯的导线被所述塑料内衬板覆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塑料内衬板的外形与后挡泥板主体相应位置的外形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塑料内衬板的外侧中部和/或内侧中部设有若干加强凸起。
进一步,所述塑料内衬板内侧沿摩托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设有向塑料内衬板内侧凸出的衬边。
进一步,所述后挡泥板主体后部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的支耳,所述塑料内衬板的前部在所述支耳的前方与后挡泥板主体固定,所述塑料内衬板的后部在后挡泥板主体安装后牌照灯的位置处与后挡泥板主体固定。
进一步,所述塑料内衬板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后挡泥板主体固定。
进一步,所述螺纹连接件包括螺栓,及与螺栓配合的嵌装在后挡泥板主体上的螺母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挡泥板主体内侧增设塑料内衬板,整体强度和刚性比内部无支撑加强部件的后挡泥板好,生产成本比内部有铁支架加强的后挡泥板低,同时可保护左、右后转向灯和后牌照灯的导线。后挡泥板主体与左、右后转向灯、后牌照灯和塑料内衬板预组后装配到车架上,不仅提高了后挡泥板安装到车架上的稳定性,同时延长了左、右后转向灯和后牌照灯的导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未安装塑料内衬板的仰视图;
图4是安装有塑料内衬板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摩托车车架上的使用状态图(省略了左、右后转向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若无其他特别说明,内侧是指靠近后车轮的一侧,外侧是指远离后车轮的一侧。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衬板结构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包括设于后车轮上方的后挡泥板主体1,后挡泥板主体1的后部设置有后牌照灯2和左、右后转向灯3、4,所述后挡泥板主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塑料内衬板5,所述塑料内衬板5优先采用PP注塑一体成型,成本低。布设在后挡泥板主体1内侧的所述后牌照灯2以及左、右后转向灯3、4的导线6被所述塑料内衬板5覆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挡泥板主体1内侧增设塑料内衬板5,整体强度和刚性比内部无支撑加强部件的后挡泥板好,生产成本比内部有铁支架加强的后挡泥板低,同时可保护左、右后转向灯3、4和后牌照灯2的导线6。该塑料内衬板结构不仅提高了后挡泥板安装到车架100上的稳定性,同时延长了左、右后转向灯3、4和后牌照灯2的导线6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0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折叠儿童座的电动车车架
- 下一篇:多功能自行车后车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