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油渣分离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9784.6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5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宪喜;李训智;尹进鸣;刘军;杨庆山;林晓博;王华;杨繁;宿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11 | 分类号: | B01D33/11;B01D33/46;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油 分离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行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焦油渣分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从焦炉逸出的荒煤气在经集气管和初冷器冷却的条件下,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被冷凝形成煤焦油,与此同时煤气中夹带的煤粉、半焦、石墨、灰分及清扫上升管和集气管带入的多孔性物质也在混杂在煤焦油中,形成大小不等的团块,这些团块称为焦油渣。
焦油渣的产量与入炉煤料的水分、粉碎程度以及装煤霎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焦油渣占炼焦干煤总重的0.05%~0.07%。通常情况下,焦油渣中固定碳含量约为60%,挥发份含量约为33%,灰份约为4%,气孔率约为63%,密度为1.27kg/l~1.3kg/l。
对于焦化厂产出的焦油渣,不能采用填埋、焚烧或生物分解等一般固体废渣的处理方法。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更好地利用潜在的资源,目前的处理方法多是将焦油渣作为塑型添加剂直接加入炼焦配煤或作为型煤的粘结剂。但由于焦油渣含有55%~65%左右的焦油和水,与煤混合不均匀,处理十分困难,环境也较差,很多企业不能正常使用。
因此,如何减少焦油渣中焦油和水的含量,以扩大分离后焦油渣的应用范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油渣分离回收系统,该分离回收系统能够提高焦油渣与焦油和水的分离效果,分离后的焦油渣适用于多种用途,且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焦油渣分离回收系统,包括焦油渣收集槽、第一输送泵、离心机、渣收集槽、油水收集槽、第二输送泵、油水分离器、废水槽、油槽,所述焦油渣收集槽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焦油渣收集槽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泵与所述离心机的入口相连,所述离心机上设置有出渣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渣口与所述渣收集槽相连,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油水收集槽的入口相连,所述油水收集槽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泵与所述油水分离器相连,所述油水分离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废水槽相连,所述油水分离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槽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泵为泥浆泵,所述第二输送泵为离心泵。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为过滤式离心机。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内设置有分布器。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包括转鼓和用于将所述离心机分离后得到的焦油渣从所述转鼓内壁剥离下来的刮刀。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弹簧减震器,多个所述弹簧减震器在所述离心机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处沿圆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出液口的水平面高度大于所述油水收集槽入口的水平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利用过滤式离心机处理焦油渣,由于过滤式离心机具有很强的固—液分离能力,提高了焦油渣与焦油和水的分离效果,分离后的焦油渣中焦油与水的总含量降至10%~20%,且可以通过刮刀间断动作的频率控制分离后焦油渣的干度。
2.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焦油渣分离回收系统处理焦油渣,可以得到焦油渣和焦油两种产品,提高了焦油渣和焦油的回收率和质量。
3.分离后的焦油渣可以直接加入受煤坑进入皮带进行炼焦,可以送至炼铁厂,还可以用作塑型添加剂直接加入炼焦配煤或作为型煤的粘结剂;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含水少的焦油可由泵输送至焦油原料槽作为原料使用,废水由泵送往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净化,分离后的焦油及焦油渣都在生产中得了利用,产生了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4.该分离回收系统可以自动进料,自动出料,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用人少,易于调节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油渣分离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焦油渣收集槽,2第一输送泵,3离心机,301出渣口,302出液口,4渣收集槽,5油水收集槽,6第二输送泵,7油水分离器,8废水槽,9油槽,10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油渣分离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9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立式一体化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生产锂云母精矿粉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