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机上用于加工带凹槽工件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9704.7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祝析真;张玉飞;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玉成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用于 加工 凹槽 工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盘机上用于加工带凹槽工件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盘机,在加工活动扳手上用于安装活动钳口的凹槽的上表面时,往往是通过面铣刀沿凹槽的走向铣削加工出该上表面,面铣刀的轴心线一般垂直于水平面。通过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上表面与凹槽之间形成尖角,容易产生翻边和毛刺,铣削加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二次除翻边操作,其加工效率低下且生产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带凹槽工件后形成的工件表面与凹槽之间不会产生毛刺的加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盘机上用于加工带凹槽工件的加工装置,圆盘机包括绕其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底座上的转动盘,所述加工装置固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转动盘的外侧,所述带凹槽工件可拆卸的设于所述转动盘上,所述加工装置用于铣削加工所述带凹槽工件中向下凹陷以形成凹槽的第一表面,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绕其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转动轴、固设于所述转动轴一端的与其同轴转动的面铣刀、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方向与竖直方向形成α夹角,其中0°<α≤5°。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与所述转动盘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转动盘轴心线的设置。
更优选地,所述α夹角为1°。
更优选地,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动盘轴心线的方向在水平面内滑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滑台、用于驱动所述滑台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可升降的设于所述滑台上的升降立柱、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立柱升降的第三驱动装置。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升降立柱上的连接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传动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上,所述转动轴绕其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连接部上。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上端,所述面铣刀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下端,所述带凹槽工件位于所述面铣刀的下方。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立柱的轴心线方向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方向。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与面铣刀同轴转动的转动轴的轴心线方向,使其与竖直方向形成α夹角,使得面铣刀在加工带凹槽工件时,其被加工后的表面会形成一个圆弧面凹坑,该圆弧面凹坑与凹槽的槽壁之间形成钝角,避免了毛刺的产生,省去了二次加工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圆盘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加工后扳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其中:1、转动盘;11、夹持部;2、底座;3、带凹槽工件;31、凹槽;4、加工装置;41、转动轴;42、面铣刀;43、第一驱动装置;431、驱动电机;432、主动轮;433、从动轮;44、滑台;45、第二驱动装置;46、升降立柱;47、第三驱动装置;48、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3所示,上述一种圆盘机上用于加工带凹槽工件的加工装置4。该圆盘机包括绕其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底座上2的转动盘1,该加工装置4固设于底座2上且位于转动盘1的外侧,上述带凹槽工件3可拆卸的设于该转动盘1外侧周部的夹持部11上,该加工装置4用于铣削加工带凹槽工件3中向下凹陷以形成凹槽31的第一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玉成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玉成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9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