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水式防洪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8295.9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8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凤鸣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132013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防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水式防洪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暴雨成灾,门市、地下车床、一楼住户和堤坝加高防洪,主要采用砂土袋围堵,能收到一定效果。但是,有时砂土不能就地取材,同时防洪结束后,编织袋多数损坏不能回收利用,且砂土也容易污染环境,需要投入较大人力、物力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注水式防洪墙,采用硬质塑材加工成防洪墙,储水箱分成多个储水室,每个储水室下部设有出水管口,位于防洪墙侧顶部有一个连接孔,下部两侧各设有连接孔,用钢管穿过连接孔将两个以上的储水箱固定成一体,在水的重力作用下稳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水式防洪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储水箱,其顶部设有注水管,储水箱内通过隔板分成多个储水室,每个储水室下部设有排水管;位于储水室上部设有限位管;在储水箱侧面上部设有连接孔a, 侧下部设有连接孔b、连接孔c,一侧设有橡胶条加工成的凹槽,另一侧设有橡胶突棱,底部设有多个防滑齿;注水管、排水管分别与各自管帽通过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注水式防洪墙,其特征在于:位于储水箱前后两侧的储水室上部的限位管和储水室底部排水管之间, 各设有两条至三条横向加强筋。
上述的一种注水式防洪墙,其特征在于:位于储水室上部的限位管、储水箱侧上部的连接孔a, 侧下部的连接孔b、连接孔c内两端设有与活接、管帽匹配的扩孔a、b。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技术方案合理,结构简单紧凑,组装、用水泵往水箱中加水迅速,操作快捷方便。
2)本发明防水墙采用高强度硬质塑料加工成,储水箱内通过隔板分成多个储水室,组合使用时,用一根钢管经连接孔a,穿过储水箱内储水室上部的限位管,用两根钢管穿过两侧下部的连接孔b、c,使至少两个储水箱组成一体结构(实际上根根据现场情况和抗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进行合理组合)。由于1.0米长、高的储水箱前后两侧设有两条横向加强筋, 长、高1.5米储水箱前后两侧设有三条横向加强筋,明显提高了抗冲击、抗水外张力性能,在水重力作用下、储水箱两侧底部的防滑齿作用,组合后防洪墙更加稳定牢固。
3)注水管、排水管与分别与各自管帽转动90度即可锁紧,操作快捷。
4)储水箱等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明显降低防洪成本,同时可以防止或减少砂土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储水箱,1-1、储水室排水管,1-2、隔板,1-3、限位管,1-3-1、扩孔a、1-3-2、扩孔b,2、加水管,3-1、上部连接孔a, 3-2、下部连接孔b,3-3、下部连接孔c,4、橡胶槽,5、防滑齿。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如下:
见图1,一种注水式防洪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储水箱1,其顶部设有注水管2,储水箱1内通过隔板1-2分成多个储水室,每个储水室下部设有排水管1-1,位于储水箱储水室上部设有限位管1-3;在储水箱侧上部设有连接孔a3-1, 侧下部设有连接孔b3-2、连接孔c3-3;一侧设有橡胶条加工成的凹槽4,另一侧设有橡胶突棱,底部设多个防滑齿5;注水管2、排水管1-1分别与各自管帽通过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注水式防洪墙,位于储水箱储两侧的储水室上部的限位管1-3和底部储水室底部排水管1-1之间, 各设有两条至三条横向加强筋。
上述的一种注水式防洪墙,其特征在于:位于储水室上部的限位管3-1内两端设有与活接、管帽匹配的扩孔a 1-3-1、b 1-3-2;储水箱侧上部的连接孔a 3-1, 侧下部的连接孔b3-2、连接孔c3-3内两端结构与限位管3-1内两端相同,也设有与活接、管帽匹配的扩孔。
当接到防洪预报时,在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市、县、区、街道社区相关部门领导各负其责,按上级部署要求负责组织落实:
1)门市,一楼民宅、车库防洪:立即组织将所需要的(长1.0-1.5米,高1.0-1.5米,底宽40-100厘米)注水式防洪墙运到现场,置于合适位置,打开注水管帽向储水箱每个注水室1-1内注满水,扭紧注水管管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凤鸣,未经刘凤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82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竖向多级生态污水处理池植物护坡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移动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