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活性石灰焙烧竖窑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447437.X 申请日: 2015-06-28
公开(公告)号: CN204714712U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发明(设计)人: 刘树钢 申请(专利权)人: 刘树钢
主分类号: C04B2/12 分类号: C04B2/12
代理公司: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代理人: 张云和
地址: 063000 河北省***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节能 环保 活性 石灰 焙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冶金建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环保活性石灰窑,并适合生产建材活性菱苦土或耐火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石灰生产工艺以混烧煤石灰窑和180M3气烧窑为主,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能耗高、质量差、污染严重,急需更新换代。

目前国内炼钢,用活性石灰代替普通石灰,不仅使石灰用量节省20-40%,而且可缩短炼钢时间,提高产量,而且还可提高钢水质量和炉衬寿命,大幅度降低炼钢成本。由于焙烧过程的温度控制要求很严格,故此生产设备投资高,维修复杂,生产成本也相当高,只有少数大型钢铁企业拥有活性石灰生产装置,其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新型建材的活性菱苦土需求量也日趋增加,其现行生产设备与活性石灰生产设备存在同样的问题。

现行气烧石灰竖窑尽管在炉墙上布置两层甚至三层烧嘴,仍然解决不了中心气流偏弱,而边沿气流过强的问题,从而经常出现中心生烧的问题,并且大型化困难,生产效率和热能利用率均较低。

为了解决气流分布和热量供应均匀的问题,如佛卡斯竖窑,采用在炉内布置多层燃烧梁,但由于燃烧梁处于火焰和焙烧料层中,需承受严重的坐料冲击、磨损和高温,因而需采用复杂的油冷和高昂的耐热合金,而且寿命仍然相当低,其投资、维修费用和生产成本均很高。另外一类如麦尔兹窑,则采用了两个或多个炉膛,生产成本高。

一类如套筒窑、内导式石灰竖窑,CN98213196.8中公开了在竖炉中心设置内筒或内导式炉芯,并设置了高温火桥,虽然实现了气流的调整,甚至达到了局部顺流煅烧,但是其内筒、炉芯和火桥均承受坐料冲击、磨损和高温,砖型复杂,且寿命短,投资和生产成本高。

上述先进窑型各有优缺点,且普遍具有投资高、维修率高、生产成本高的弱点,还需要使用高热值煤气。而中国钢铁企业内,多数缺乏焦炉煤气和天然气等高热值煤气,而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低热值煤气却有富余,甚至放散而浪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00260319.5, 公开了一种酸性氧化球团焙烧竖炉,目前已应用35座,生产稳定可靠,且投资低,占地少,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已由全国球团技术研讨会暨金属学会球团技术协调组成员大会正式定名为TCS竖炉,并且已建成的国际上最大的TCS竖炉年产100万吨以上,已有五年的正常运行经验。表现出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突破了竖炉大型化这一国际难题。TCS竖炉正是将燃烧室建于竖炉中心,整个焙烧带为环状,从而解决了中心气流不足,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但TCS竖炉无法直接应用于活性石灰的焙烧,需要加以改进,以适应碳酸盐焙烧等一类物料处理特点的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320125614.X,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活性白灰焙烧竖窑,但是该竖窑中心烧嘴无法分方位调节,而且大型化后存在布料、排料均匀性差、窑顶换热风箱底板寿命低、炉型差等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开发一种适合低热值煤气的大型环保节能石灰窑,对现有落后的石灰窑进行改造,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市场前景。

新型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石灰窑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活性石灰焙烧竖窑,并适合生产建材活性菱苦土或耐火材料,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竖窑整个气流分布和温度分布不均匀;2、窑顶换热风箱底板寿命短、助燃风温度低,热效率低。3、布料、排料均匀性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节能环保活性石灰焙烧竖窑,包括圆型炉体,位于炉体上的余热回收装置、窑顶密封和布料装置、预热带、焙烧带、多排炉墙侧烧嘴、大型风冷中心复合式烧嘴、冷却带、推板排料装置和承重装置;余热回收装置位于炉体料面以上,窑顶密封和布料装置位于炉顶正中,多排炉墙侧烧嘴位于焙烧带炉墙上,大型风冷中心复合式烧嘴位于炉体的中下部;炉膛自上而下分别为预热带、焙烧带和冷却带;冷却带下部为推板排料装置;承重装置包括炉底框架、排料承重斜撑、环形冷却风箱和冷却风梁;该承重装置上支撑排料承重架、炉体和大型风冷中心复合式烧嘴;环形冷却风箱位于炉体的钢壳底部,并置于炉底框架的表面上,在环形冷却风箱内侧设有冷却风梁;该大型风冷中心复合式烧嘴包括中心烧嘴保护风箱和中心烧嘴保护风梁,分别置于环形冷却风箱和冷却风梁的上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钢,未经刘树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74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