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7053.8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宾;王海平;刘吉云;潘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盖板 组件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包括金属壳体及固连在金属壳体上的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引片及正负极柱,盖板组件与金属壳体固连后形成密封结构,如果盖板组件的结构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合理的盖板组件与电池的电芯和金属壳体配合。
现有技术中如公告日为2014.07.16、公告号为CN2037217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池盖板,该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正极极柱,正极引片、负极极柱及负极引片,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为底座和极柱一体成型的,底座上开设有供铆钉穿过的穿孔,组装时,正极极柱设置在盖板本体的上侧,正极引片设置在盖板本体的下侧,在正极极柱的底座中穿装正极铆钉,正极极柱和正极引片通过正极铆钉固连在盖板本体上,正极极柱和盖板本体上侧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垫圈,正极引片和盖板本体的下侧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垫圈,正极极柱和正极引片通过正极铆钉相连。负极极柱、负极引片与盖板本体的连接方式和正极极柱、正极引片与盖板本体的连接方式相同。由于该电池盖板中极柱和引片连接为铆钉压实连接,造成电池内阻较大,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发热增多,大量消耗电池储存的能量,造成电能利用率较低,电池的使用性能差;同时电池内部发热增多,会破坏电池内部的储能物质,进而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中出现了如公告日为2014.10.08、公告号为CN20387139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池盖板,该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定位板、正、负极极柱,定位板设置在盖板本体的下侧,正、负极极柱的下端设有凸缘,盖板本体和定位板上对应开设有供正、负极极柱穿装的极柱穿孔,该电池盖板组装时,正、负极极柱分别穿装在对应的极柱穿孔内,正、负极极柱的凸缘与定位板的下侧面挡止配合,正、负极极柱的上端套设有电极压板,电极引片通过焊接固定在正、负极极柱下端,解决了铆接造成内阻增大的问题。为了使电极压板与盖板本体之间绝缘,该电池盖板的正、负极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垫,由于极柱穿孔的半径大于正、负极极柱的半径,极柱穿孔与极柱之间存在很大的间隙,仅靠电极压板与盖板本体之间的密封垫密封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该电池盖板在盖板本体的极柱穿孔内壁与正、负极极柱之间设有密封圈,由于密封圈在穿孔内部,正、负极极柱对密封圈没有挤压效果,因此在极柱穿孔中设置密封圈不能起到密封的效果,造成电池盖板的密封效果不佳,当该电池盖板与金属壳体连接后由于电池内腔密封效果不好,容易造成电池漏气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池盖板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组件的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穿装有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极柱,所述极柱分别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柱体下端的凸缘,所述盖板下侧与极柱的凸缘上端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圈,所述极柱上于盖板上侧设有用于将密封圈夹紧在盖板下侧与凸缘之间的压紧件。
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供极柱穿过的极柱穿孔,所述盖板上侧与压紧件之间夹设有绝缘的上密封垫片,盖板下侧与极柱的凸缘之间夹设有绝缘的下密封垫片,所述极柱穿孔内设有绝缘的孔内密封垫片。
所述盖板上侧于极柱穿孔上端孔口处开设有上凹槽,盖板下侧于极柱穿孔下端孔口处开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密封垫片位于上凹槽内,下密封垫片位于下密封槽内。
所述上密封垫片、孔内密封垫片和下密封垫片为一体结构。
所述极柱的凸缘下端面上连接有引片,所述极柱凸缘的最大半径小于引片的最大半径。
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引片包括正极引片和负极引片,所述正极引片为铝片,负极引片为铜片。
所述正极引片为经过退火处理的铝片,负极引片为经过退火处理的铜片。
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上连接有如上述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7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