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温电缆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5682.7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全红飞;李红;谭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鼓风机集团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4 | 分类号: | H02G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温 电缆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温电缆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立式轴承及卧式轴承中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轴承的核心部件轴瓦的瓦温需要检测,所以在靠近瓦面的位置需要埋设测温元件。测温元件需要由测温电缆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接收端,需要在轴承壳体上开孔,安装密封接头,测温元件测温电缆由密封接头密封接出。轴承内部润滑油润滑,形成气液混合物,引线为编织尼龙塑料,与密封接头密封配合存在间隙,虽用橡胶填堵,但使用久了,橡胶松动存在间隙,润滑油会从测温电缆处渗出,影响现场清洁及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解决机组测温电缆漏油问题的测温电缆密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温电缆密封装置,包括接头、接杆、活动套、密封螺母及弹性垫圈;所述接头一侧与所述测温电缆的保护管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接杆连接;所述接杆一端与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活动套与所述密封螺母连接;所述弹性垫圈设置在所述接杆与所述密封螺母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活动套连接在所述接杆与所述密封螺母之间,通过所述活动套相对于所述密封螺母的旋转,带动所述接杆挤压所述弹性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一侧与所述测温电缆的保护管水平连接,顶侧与所述接杆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设有的外螺纹;所述密封螺母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圈的内径与测温电缆外径尺寸一样。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圈的外径由两端到中间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接杆与所述弹性垫圈连接的一端具有喇叭状的开口,并且接杆本体中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电缆密封装置通过接头、接杆、活动套、密封螺母及弹性垫圈之间的配合能彻底解决机组测温电缆漏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温电缆密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电缆密封装置,包括接头1、接杆2、活动套3、密封螺母4及弹性垫圈5。接头1的功能是将测温电缆垂直于机壳方向引出,便于接线且美观。接头1一侧(例如,左侧)的螺纹用于与测温电缆保护管连接,顶侧(例如,右上侧)的螺纹口用于固定接杆。接杆2的功能是保护测温电缆及密封,一端(例如,下端)与接头1垂直连接,另一端(例如,上端,且呈喇叭状)通过活动套3与密封螺母4连接。活动套3的功能是在密封螺母4与机壳固定不能活动的情况下,将接杆2和接头1与密封螺母4拧紧在一起。活动套3设有外螺纹能与密封螺母的内螺纹旋紧配合。密封螺母4的功能是将主体机壳与其它密封组件连接在一起,密封螺母4外螺纹与机壳相连,内螺纹与活动套3相连。弹性垫圈5的功能是挤压后产生弹性变形,起到密封作用,弹性垫圈5设置在密封螺母4与接杆2形成的空腔内,弹性垫圈5的内径与测温电缆的外径大小一样,外径由两端到中间逐渐缩小。
下面对测温电缆密封装置的密封原理进行说明:接头1的一侧与测温电缆保护管连接,顶侧正上方与接杆2垂直连接。从测温电缆保护管出来的测温电缆线依次穿过接头1、接杆2、弹性垫圈5及密封螺母4。活动套3连接在接杆2上,外螺纹能与密封螺母4内螺纹旋紧配合。当活动套3与密封螺母旋紧配合时,活动套3会带着接杆2与接头1相对于密封螺母4运动,同时接杆2会对弹性垫圈5产生一个压力,弹性垫圈5受到挤压后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此密封组件已在现场应用,能解决机组测温电缆漏油问题。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 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鼓风机集团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鼓风机集团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5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