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复使用摄像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5065.7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沈振权;勾成俊;颜志坦;陈华;刘景平;张志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麦可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B1/04;A61B1/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使用 摄像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吸引管,特别涉及一种重复使用摄像吸引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摄像吸引管,吸引管部的内管和吸引管管头为一体成型,然后再与吸引管部的外管进行组装。由于内管和管头为一体成型,不利于推广。另外,目前的摄像吸引管的手柄内部存在极大的空间,再加上手柄本身的密封性差,清洗时液体容易进入其中,导致细菌残留,清洁卫生难以保障,安全隐患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复使用摄像吸引管,其吸引管部的内、外吸引钢管与吸引管管头之间采用嵌装焊接的形式进行连接,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降低加工难度,与此同时,在手柄座灌封如胶料,将多余空间填充密封,避免清洗时容易藏留有害物质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复使用摄像吸引管,包括手柄部、与该手柄部相连接的吸引管部及摄像组件,所述手柄部装有主控板,所述吸引管部包括吸引套管、吸引管接口以及吸引管管头,所述吸引套管的一端连接吸引管接口,另一端连接吸引管管头,所述吸引管管头设有引线口及吸引口,所述摄像组件包括透明罩、摄像模组以及连接线,所述透明罩将摄像模组罩设于吸引管管头端部,所述连接线从手柄部引入并连接主控板,所述FPC穿过吸引套管、吸引管管头的引线口进而连接主控板与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套管包括外吸引钢管及内吸引钢管,所述内吸引钢管与吸引管管头相焊接,使吸引管管头的吸引口与内吸引钢管的管道相通,形成吸引流道,所述外吸引钢管套设于内吸引钢管外,并与吸引管管头相焊接,使吸引管管头的引线口与外吸引钢管的管道相通,形成引线空腔。
进一步,所述手柄部内部填充有胶料,将设置主控板、吸引管部及连接线后剩余的空间填充密实。
进一步,所述吸引管部前部弧形弯曲,弧形半径在90至110mm之间,弯曲角度在160°至170°之间。
进一步,所述内吸引钢管位于吸引管管头吸引口一侧的外壁紧贴外吸引钢管位于吸引管管头吸引口一侧的内壁,使内、外吸引钢管之间形成的空间位于吸引管管头的引线口一侧,作为引线空腔。
进一步,所述吸引管管头与内吸引钢管相焊接的一端设有位于内侧的阶梯过渡,所述内吸引钢管的端部嵌入该阶梯过渡形成的下凹部位,并通过环氧树脂胶水层粘结,然后进行激光焊接,形成内激光焊接部。
进一步,所述吸引管管头与外吸引钢管相焊接的一端设有位于外侧的阶梯过渡,所述外吸引钢管的端部嵌入该阶梯过渡形成的下凹部位,并通过激光焊接,形成外激光焊接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重复使用摄像吸引管的内、外吸引钢管与吸引管管头之间采用嵌装焊接的形式进行连接,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降低加工难度,与此同时,在手柄座灌封如胶料,将多余空间填充密封,避免清洗时容易藏留有害物质的隐患。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吸引套管与吸引管管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吸引管部弯曲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柄部1;主控板11;吸引管部2;吸引套管21;外吸引钢管211;内吸引钢管212;吸引管接口22;吸引管管头23;引线口231;吸引口232;摄像组件3;透明罩31;摄像模组32;连接线33;环氧树脂胶水层4;内激光焊接部5;外激光焊接部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麦可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麦可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5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