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45040.7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2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杨淑芳;区仲甜;王启为;林柳燕;杜艳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海枣椰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3/06 | 分类号: | A01G23/0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苗木 手抬式起苗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设备中的起苗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起苗铲。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园林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从事容器栽培首先要选择苗圃地,苗圃地选好后,还要制定有效的生产计划,主要内容有区域划分,包括种植区域、办公室、工人休息室、资材和工具仓库、停车场、基质堆放场地、道路等,种植区按乔木区、灌木区、地被苗木区等的划分;土地的平整、苗床准备;道路的修建;排灌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等。这些工作要在苗木生产之前就做好;然后才可进行苗木生产,将地栽苗后转换为容器苗或直接培育容器苗。
当地栽苗木生长到合适的规格时,就需要起苗,由地栽苗转换为容器苗栽培,根据苗木的规格大小选择合适的栽培容器,而且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随时更换容器。乔木一般采用的容器有:无纺布袋美植袋、控根器、砖等,灌木则采用无纺布袋美植袋、黑胶袋作为容器,地被小苗则采用黑胶袋作为容器。另外,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伴随整个培育过程。当容器苗培育至合格质量时,就可出圃。
现有的苗木起苗装车技术及采用工具如下:
1、大中规格容器苗木起苗装车技术:使用机械起苗装车技术,即胸径12cm以上、不能采用人工抬上车的苗木,首先打包装,然后放倒树木、收拢冠幅,之后用绑带捆绑树干,最后吊机起吊装车。过程中采用的机械工具有吊机、绑带、铁楸、洞楸。
2、小乔木、灌木容器苗起苗装车技术:使用人工起苗装车技术,重量较轻的直接采用人工抱起胶袋底端抬上车,较重的则两人手握美植袋两耳抬上车,或用绳索和扁担抬上车。采用的工具有跳板、扁担木棍、绳索。
3、地被植物起苗技术:采用人工分拣,装入箩筐或纸箱等容器,然后人工抬上车。采用的工具有跳板、木棍、绳索等。
在苗木起苗装车过程中,能够保证苗木土球的完整无损是保证移栽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可用的工具落后,导致现有的人工起苗装车过程中容易损坏苗木土球,抱起、提起、抬起、抬起操作都容易造成苗木土球受挤压而松散,尤其是更换容器时间不长的苗木的土球更容易破碎。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起苗的铲盘1,所述铲盘1的后部连接有铲柄2,所述铲盘1的两侧设有连接绳索3,通过两根所述的连接绳索3连接有抬杆4。
如上所述的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盘1包括水平的底板101,在所述底板101两侧分别设有左板102和右板103,在所述底板101的后侧设有连接所述左板102和右板103的后板104,在所述底板101的上方设有连接所述左板102、右板103和后板104的上盖105。
如上所述的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05与所述底板101平行且短于所述底板101。
如上所述的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柄2从下到上分别与所述底板101、后板104和上盖105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柄2包括竖直部201和设于所述竖直部201上部的水平部202,在所述竖直部201和所述水平部202之间设有倒圆角的手持部203。
如上所述的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01的前端设有用于起苗的斜坡。
如上所述的可保护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盘1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力抬上车容易造成苗木土球松散而降低苗木移植后成活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铲盘上方设置一根抬杆,当铲上较重的苗木而通过铲柄抬不动时,可两个人通过该抬杆抬起运走,因此大大增加了起苗重量。
3、本实用新型的铲盘上设有一上盖,能够对铲起的苗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在转运的过程中摔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为铲盘;101为底板;102为左板;103为右板;104为后板;105为上盖;2为铲柄;201为竖直部;202为水平部;203为手持部;3为连接绳索;4为抬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海枣椰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海枣椰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5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