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交直流操作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4618.7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李跃;扶向阳;董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直流 操作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尤其是能兼容操作电源为交流和直流的不同应用场合。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操作回路需要考虑操作防跳,进而需要考虑断线及位置监视,在现有的操作分闸回路中,并联有防跳继电器和断线监视元件,断线监视元件通有一定的电流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所以可能存在断线监视导致防跳继电器不能有效返回的隐患,而且目前的一些解决做法较复杂,甚至影响操作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高压断路器操作回路可能存在的断线监视导致防跳继电器不能有效返回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交直流操作回路,可有效满足两方面的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断路器交直流操作回路,包括分闸回路,加入分压电阻、交流处理模块与分闸输出和断路器常开触点构成工型桥式电路,分压电阻R1和分压电阻R2、分闸输出TJ、断路器常开触点分别接在一个桥臂上,交流处理模块Z连接在工型桥之间。
所述的交流处理模块Z由全桥整流模块D、光耦L1、防跳继电器FTJ串联相接,以及并联在FTJ两端的滤波电容C构成。
分压电阻R1和分压电阻R2阻值范围为82kΩ-100kΩ、22kΩ-25kΩ。
在直流操作状态,整流模块D和滤波电容C为短路。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分闸回路中通过桥式电路使防跳功能及断线监视功能均正常工作,并与合闸回路的光耦配合实现位置监视,同时方便用于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中,且采用元件少,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KM为母线,HJ为合闸输出(可并接),HQ为合闸线圈,TJ为分闸输出(可并接),TQ为分闸线圈,R1、R2、R3为分压电阻,L1、L2为交流双向光耦,FTJ为110V直流防跳继电器,FTJ1为防跳继电器的触点,D为全桥整流模块,C为滤波电容,Z为由FTJ、C、L1、D构成的交流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为了保证由交流处理模块Z、分压电阻R1、R2、分闸输出TJ、断路器分闸常开触点构成工型桥式电路,光耦L2及操作回路的正常工作,R1、R2、R3需考虑耐压、功率,推荐电阻范围为82kΩ‐100kΩ、22kΩ‐25kΩ、200kΩ‐270kΩ,FTJ内阻20kΩ‐30kΩ。当处于合闸位置且无分闸操作时,以正‐A‐B‐负回路完成断线监视;当有分闸操作时,以正‐B‐A‐负回路启动防跳继电器,使合闸操作被转到分闸回路,实现可靠防跳;当合闸和分闸命令均撤销后,防跳继电器有效返回。通过两个光耦来实现断线及位置监视。
工作方式如下:
一、当断路器工作在交流操作场合时:
1、当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且无分闸操作时,分压点A点电位约为0.25U,经整流、光耦L1、防跳继电器FTJ线圈,通过分闸线圈至操作母线负端,形成约1mA小电流。该电流可使断线监视光耦L1导通,但不会启动防跳继电器,达到断线(失电)/位置监视目的;
2、当断路器处于任何位置且有分闸操作时,分闸回路B点电位为U,而分压点A为0.5U,该压差将启动防跳继电器FTJ,使得合闸操作转入分闸回路,阻止合闸跳跃。此时光耦L1电流可达5mA,但依然在其适应的较低水平,不会损坏。整流、滤波使得防跳继电器能可靠启动并有效保持,不会返回、抖动;
3、当分闸操作完成,B点电压消失时,防跳继电器线圈因无电流回路,得以有效返回。避免了以往设计因断线监视元件形成的残压,不能释放、返回的问题。即使分闸后断路器拒动,A、B间电压也在0.25U水平,回路元件依然不会损坏;
4、当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时,分位监视光耦L2可达到合闸回路断线监视目的,并与合位光耦L1统一构成断路器位置状态信号;
5、即使断路器拒动,触点也能分断操作电流,故无需考虑电流保持。
二、在明确用于直流操作场合时,整流、滤波可以短接(取消),电路更为简单可靠。
三、分闸回路无功能元件,即使其他元件损坏失效,依然保障快速、可靠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4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