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雾化杯用碗状雾化芯管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799.1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康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雾化 杯用碗状 芯管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医疗雾化杯用碗状雾化芯管体。
背景技术
医疗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到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雾化芯管体是雾化吸入器也就是雾化杯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雾化芯管体多为筒状,筒状末端采用直板进行遮挡药液,传统的这种结构设计不合理,雾化的药液颗粒大,直板药液残留量多,二次回流速度慢,雾化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雾化杯用碗状雾化芯管体,用于解决传统雾化芯管体结构设计不合理,雾化药液颗粒大、药液残留大、二次回流速度慢、雾化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医疗雾化杯用碗状雾化芯管体,包括管上体和管下体,所述管下体为漏斗状,所述管下体的末端固定设有碗状二次回流挡圈。
所述碗状二次回流挡圈采用模具工艺与管下体自成一体。
所述碗状二次回流挡圈的碗口直径大小为24.5mm-25.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雾化杯管体的漏斗和碗状结构设计,加快二次回流速度,药液残留量小,所雾化的药液颗粒小,使用者吸收快,药液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管上体;2.管下体;3.碗状二次回流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医疗雾化杯用碗状雾化芯管体,包括管上体1和管下体2,所述管下体2为漏斗状,所述管下体2的末端固定设有碗状二次回流挡圈3。
所述碗状二次回流挡圈3采用模具工艺与管下体2自成一体。
所述碗状二次回流挡圈3的碗口直径大小为24.5mm-25.5mm。
实施例1:
医疗雾化杯用碗状雾化芯管体,包括管上体1和管下体2,所述管下体2为漏斗状,所述管下体2的末端固定设有碗状二次回流挡圈3,所述二次回流挡圈3的碗口直径大小为25mm。
实施例2:
医疗雾化杯用碗状雾化芯管体,包括管上体1和管下体2,所述管下体2为漏斗状,所述管下体2的末端固定设有碗状二次回流挡圈3,所述二次回流挡圈3的碗口直径大小为24.8mm。
实施例3:
医疗雾化杯用碗状雾化芯管体,包括管上体1和管下体2,所述管下体2为漏斗状,所述管下体2的末端固定设有碗状二次回流挡圈3,所述二次回流挡圈3的碗口直径大小为25.2mm。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康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康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用视屏数字终端空气净化机
- 下一篇:一种滚筒式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