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坑中坑内模专业固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712.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堂;李盛;靳亚北;代先明;马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坑中坑内模 专业 固定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模辅助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坑中坑内模专业固定工具,属于建筑施工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几栋单体地下一层底板内设置有集水井和电梯井等,即产生坑中坑的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等施工工序。因为一般坑中坑(如电梯井、集水井)的尺寸均较大、较深,如此大的坑中坑内模支设完毕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上浮力相当大,以2000×2000×2000(长×宽×高)的集水井验算,上浮力可达到80KN,而坑中坑的钢筋绑扎不是难点,难点在于坑中坑的内模的固定,坑中坑内模砼浇筑施工中容易出现“覆模”,内模倾覆后不但产生质量问题,返工重新施工难度也较大,一般要求杜绝内模倾覆事件的发生。
目前,在此类坑中坑施工的工程中,各工地常规采用的做法有:1、在内模上堆压模板或钢板,此方法非常不可靠,且由于内模上浮力大,在内模上压模板,模板堆积高度较高,浇筑过程中浮力作用加上浇筑混凝土过程振捣,极易产生堆积的模板随着内模一起倾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采用钢板压住内模,钢板面积大,重量大,随内模倾覆也会产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2、用钢筋穿过内模上表面,与面层刚接焊接起来,压住内模;此方法施工,面层钢筋会随着内模的倾覆而上拔,产生上浮变形,且此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内模的垂直方向调节无法实施,施工难度大,尺寸控制难度大,且需要钢筋焊接、切割,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坑中坑内模专业固定工具,使得坑中坑混凝土浇筑可以一次成型,且可多次周转使用,确保了坑中坑施工质量同时保证了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提供一种坑中坑内模专业固定工具,包括方钢、圆钢固定杆、紧固螺母以及插销,所述方钢的每端设有至少两个圆孔,在坑中坑内模的顶部设置至少由四根所述方钢围成的闭合框架,相邻两根所述方钢连接处通过插销插入所述圆孔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圆钢固定杆的一端设有丝扣,另一端设有180°弯钩,所述圆钢固定杆的弯钩端置于所述坑中坑底部,并将弯钩端钩住底部钢筋,所述圆钢固定杆的丝扣端穿过方钢端部的圆孔,并用紧固螺母固定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前述的坑中坑内模固定专用工具,所述方钢的每端设有四个Φ20mm的圆孔,距离方钢顶部160-170mm处设置,孔间距为180-200mm。
前述的坑中坑内模固定专用工具,所述紧固螺母为双螺帽结构。
进一步的,前述的坑中坑内模固定专用工具,所述圆钢固定杆共设有八根,在每个方钢两端各设有一根圆钢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制作简单,操作简便,便于现场施工,效率高、效果好,且可多次周转使用;摒弃了传统的用模板叠压或钢筋焊接压制的做法,传统做法不规范,且质量不易保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使用新工具,在确保内模施工一次成型的同时,保证了安全,且有效节约成本,且固定工具可反复使用,节约资源、绿色环保;该工具带螺栓拉钩,下部与底层钢筋钩在一起,上部通过螺栓紧固,可以竖向调节内模的垂直方向尺寸,确保方钢压紧内模,内模固定牢固可靠,浇筑时,浮力也不至将内模倾覆,该工具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且确保了内模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避免返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坑中坑内模固定专用工具,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方钢1、圆钢固定杆2、紧固螺母3以及插销4,方钢的每端设有四个Φ20mm的圆孔,距离方钢顶部165mm处设置,孔间距为200mm,在坑中坑内模的顶部设置由四根方钢围成的闭合框架,相邻两根方钢连接处通过插销插入圆孔进行连接固定;圆钢固定杆的一端设有丝扣,另一端设有180°弯钩,圆钢固定杆的弯钩端置于坑中坑底部,并将弯钩端钩住底部钢筋5,圆钢固定杆的丝扣端穿过方钢端部的圆孔,圆钢固定杆共设有八根,在每个方钢两端各设有一根圆钢固定杆,并用双螺帽结构的紧固螺母3固定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