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效降低尾矿库透水坝坝体浸润线的坝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613.2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裴仲文;尹亮亮;周志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有色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降低 尾矿 透水 坝坝体 浸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矿库透水坝坝体结构,具体为悬挂式止水帷幕与尾矿坝内坡面防渗面层结合降低坝体浸润线的坝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尾矿储量超过100亿吨,且每年新增尾矿8~10亿吨,矿山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大多排到尾矿库中堆存。尾矿库是重大危险源之一。据对我国具有较大规模的2500多座尾矿库统计表明,80年代以来,发生泥石流和溃坝200余起,特别是2008年9月山西襄汾“9.8”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276人遇难,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尾矿库事故,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大部分尾矿坝均为透水坝,地下水浸润线埋置深度对尾矿坝的安全稳定性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在坝高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浸润线位置相差1米,坝体安全系数相差0.03~0.15。若浸润线下降至距坝面8米以下,坝体抗震性能可得到很大提高,在7级地震发生时基本上不会产生震动液化。
目前许多尾矿库存在坝后放矿,坝前蓄水的情况,坝体长期在水中浸泡,严重影响到坝体稳定。对于这类尾矿库,通常的排渗措施如布设排渗管、排渗盲沟等均不可行。针对这种情况,现有解决方法是在内坡面铺设土工膜进行防渗处理,但该处理方法仅仅对滩面以上坝体产生作用,而对滩面下部坝体浸润线影响甚微,不能有效的降低坝体浸润线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尾矿库透水坝坝体浸润线的坝体结构,用以解决坝后放矿,坝前蓄水的尾矿库坝体浸润线过高所存在得安全隐患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效降低尾矿库透水坝坝体浸润线的坝体结构,在坝体的内坡面设置悬挂式止水帷幕;所述悬挂式止水帷幕为两排旋喷桩,与坝体平行方向交错布设,每个旋喷桩均与水平面垂直。内坡面防渗面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钢筋网混凝土护坡、防渗膜一层、GCL钠基膨润防水毯一层。
旋喷桩的桩径500mm,桩距350m,排距350mm,桩间叠合150mm,形成防渗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悬挂式止水帷幕与内坡面防渗面层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坝体浸润线,确保了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6-库内水边界线;7-尾矿坝内坡坡底;8-悬挂式止水帷幕轴线;9-尾矿坝内坡面;10-尾矿坝外坡面;11-尾矿坝坝顶。
(2)图2为平面示意图中“A”大样图。
附图标记为:12-旋喷桩。
(3)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钢筋网混凝土护坡;2-防渗膜;3-GCL钠基膨润防水毯;4-坝体;5-悬挂式止水帷幕;13-坝体;14-尾矿库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将悬挂式止水帷幕5与内坡面防渗面层结合。
(2)在坝体内坡面设置旋喷桩止水帷幕,旋喷桩12采用三重管法,喷射注浆材料主要为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水泥浆水灰比1.0-1.5,注浆压力20MPa-30MPa。共布设2排,交错布设,桩长15.0-20.0m,桩径500mm,桩距350m,排距350mm,桩间叠合150mm,形成防渗墙。
(3)在内坡面由内到外依次铺设GCL钠基膨润防水毯3一层;防渗膜2一层,规格为900g/m2;钢筋网混凝土护坡1,100mm厚,C25混凝土,Φ6@200×200钢筋网。
(4)实践应用表明,这种新的悬挂式止水帷幕与内坡面防渗面层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坝体浸润线,确保了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有色基础工程公司,未经辽宁有色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预应力技术的支护桩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河岸原油污染的模拟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