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剥线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215.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3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平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B25B7/2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重庆市武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剥线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剥线钳,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安装电工使用的剥线钳,属于五金工具钳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安装过程中,安装电工需要使用剥线钳,普遍使用的剥线钳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97250003.0中的一种电工多用剥线钳以及市场上相类似的剥线钳,这些剥线钳主要由前部数组大小不一的剥线刃、钳嘴、剪断铜线的剪切刃、后部的手柄以及设置在手柄上的开钳弹簧和拨动开关组成,这些剥线钳主要用于剥去截面积6mm2以下的电线皮,剪断铜线。这些剥线钳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抗摔耐用,得到大范围使用。使用时将需要剥皮的电线放入对应的剥线刃孔中剥去外皮即可,但是其弊端是同型号的电线一次只能对应的剥去一根电线皮,而电线管里的电线包括相线、零线、接地线、控制线,穿一次就会是好几根,一根一根剥相当费时,在安装穿线过程中,两个人相互配合,一个人打钢丝,拉线,一个人剥线皮,挂钢丝,送线,一个人慢下来就影响另一个人的效率,因此剥线钳的剥线刃可以重新设计,在实际安装中,一个工地就需要穿线数万米甚至数十万米,需要剥线,剪线的线头也数十万计,工人在长时间,高频率的使用剥线钳剥线,剪线后,普遍会造成手的中指,食指,小指充血,起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剥线钳的柄比较窄,手柄的受力面积小,造成手指单位面积承受的力较大,因此可以对现有的剥线钳手柄予以改进。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特别是接配电箱时,需要为不同线径的电线剥皮,除了为截面积2.5mm2、4mm2的电线剥皮,还要为10mm2、16mm2、25mm2、35mm2、50mm2的主线剥皮,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剥线钳最大剥线范围为截面积6mm2,无法为10mm2以上的电线剥皮,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塑料扎带扎紧电线,但是很多时候扎带在箱体,桥架的角落里,现有的剥线钳无法将扎带剪得干净利落,甚至无法操作。
目前,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549871.X,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剥线钳,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剥线钳,包括左钳体和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通过圆柱销交叉铰接,左钳体和右钳体尾端手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且手柄外部套有绝缘套管,左钳体和右钳体钳口上相对应设置有剪线刃和剥线刃,且钳口端侧设置有长度刻度,剥线刃包括五个直径不等的半圆孔刃口,半圆孔刃口直径分别为3mm、2mm、1.5mm、1mm和0.5mm,该专利虽然设置了剥线刃包括五个直径不等的半圆孔刃口,但仍然无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剥线钳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建筑施工多功能电工剥线剥线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多功能剥线钳,包括左钳体和右钳体,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通过铰接轴旋转连接形成钳本体,所述钳本体以铰接轴为界分为钳头部分和钳柄部分;所述钳头部分包括钳嘴、剥线刃和剪切刃,所述钳嘴设置于钳本体的钳头部分的最上端,所述钳柄部分包括拨动开关、开钳弹簧和2个塑料手柄;所述剪切刃包括直形剪切刃和弧形剪切刃,所述弧形剪切刃设置于所述钳嘴的下端,所述剥线刃设置于所述弧形剪切刃的下端,所述直形剪切刃设置于所述剥线刃的下端,所述剥线刃包括若干组剥线刃口,若干组所述剥线刃口中包括2组或3组孔径相同并相邻排列的剥线刃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钳弹簧设置于所述铰接轴下端并连接位于所述2个塑料手柄上端的钳柄部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动开关设置于所述2个塑料手柄中的任意1个塑料手柄上并位于所述铰接轴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2个塑料手柄中的任意1个塑料手柄为塑料圆滑弧状粗手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料手柄的外侧与手的受压面呈圆滑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若干组所述剥线刃口相邻的排列在所述弧形剪切刃与所述直形剪切刃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若干组所述剥线刃口的数量为5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钳嘴的内平面上设置有若干小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钳本体的材质为合金钢或者碳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平,未经杨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动导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污染土壤高效热脱附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