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通行性能模拟测试的穿梭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42479.4 | 申请日: | 2015-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帅国莹;邓丹枫;成永彬;黄天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交通 通行 性能 模拟 测试 穿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交通一卡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通行性能模拟测试的穿梭车装置。
背景技术
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自动售检票系统)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处理。自动售检票系统通常包括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现金自动识别、微电子计算、机电一体化、嵌入式系统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等高新技术运用。设备组成:主要由线路中央AFC系统、车站AFC系统、终端设备和车票四部分组成。终端设备包括出/入站检票闸机、自动售票机、车站票务系统、自动充值机、自动验票机等现场设备。
现有技术中,出/入站检票闸机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性能检测,以保证符合质量标准,例如连续一万次刷卡开启闸门无故障等指标。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由检测员模拟乘客,手持票卡一次一次刷卡开启闸门进行检测,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通行性能模拟测试的穿梭车装置,可以模拟乘客进出站刷卡,且转弯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通行性能模拟测试的穿梭车装置,包括:
底座;
导轨支座,安装在底座上;
环形导轨,安装在导轨支座上;
两个从动轮摆动轴,垂直安装在穿梭车底板上,且两个从动轮摆动轴的连线与穿梭车长度方向一致;
两个轴承,每个轴承的一端与对应的从动轮摆动轴下端连接;
两个从动车轮,分别与两个轴承的远离从动轮摆动轴的一端连接,且径向平面与穿梭车底面平行,从动车轮与穿梭车长度方向一致;
驱动电机,安装在穿梭车底板上,其包括两个输出端;
两个主动车轮,设置在穿梭车底部,分别连接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且径向平面与穿梭车底面平行,主动车轮与穿梭车长度方向一致;
两个弹簧,每个弹簧一端与对应从动轮摆动轴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轴连接;
供电环支座,安装在底座上;
供电环,安装在供电环支座上;
电刷座,安装在穿梭车底部;
电刷,分别安装在电刷座上,从供电环取电为驱动电机供电。
优选地,导轨支座截面为L型,环形导轨安装在导轨支座竖直面上。
优选地,从动车轮圆周外侧面设有车轮槽,车轮槽与环形导轨形状匹配。
优选地,主动车轮圆周外侧面设有车轮槽,车轮槽与环形导轨形状匹配。
优选地,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采取非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穿梭车设有两个主动车轮和两个从动车轮,该四个车轮通过垂直于穿梭车底板的轴承安装在穿梭车底板上,使环形导轨在车轮两侧,提高了穿梭车转弯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通行性能模拟测试的穿梭车装置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通行性能模拟测试的穿梭车装置车轮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导轨支座;3,环形导轨;5,轴承;6,从动轮摆动轴;7,弹簧;8,驱动电机;10,电刷座;11,供电环;12,供电环支座;13,、14,电刷;15、17,从动车轮;16、18,主动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通行性能模拟测试的穿梭车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底座1,用于安装环形导轨3和供电环11等零部件;
导轨支座2,安装在底座1上,用于将环形导轨3与底座1连接固定;
环形导轨3,安装在导轨支座2上,作为穿梭车运行轨道;优选地,导轨支座2截面为L型,环形导轨3安装在导轨支座2竖直面上;
两个从动轮摆动轴6,垂直安装在穿梭车底板上,用于支承从动车轮,保证车轮槽与导轨侧面接触;且两个从动轮摆动轴6的连线与穿梭车长度方向一致;
两个轴承5,每个轴承5的一端与对应的从动轮摆动轴6下端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车轮连接;
两个从动车轮15、17,分别与两个轴承5的远离从动轮摆动轴6的一端连接,且径向平面与穿梭车底面平行,用于支承穿梭车;且从动车轮15、17圆周外侧面设有车轮槽,车轮槽与环形导轨3形状匹配;从动车轮15、17与穿梭车长度方向一致,从动车轮15、17轴心连线与穿梭车长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2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