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患肢创面冲洗引流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41406.3 | 申请日: | 2015-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居亭;周琴;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M3/02;A61M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恒阳 |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面 冲洗 引流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患肢创面冲洗引流支架。
背景技术
患肢创面冲洗引流支架主要适用于烧伤科患者较小的创面及四肢有创面的患者使用,目前换药使用的物品及方法存在的问题:
1、不可用于卧床患者清创换药;
2、不可用于患肢创面冲洗,医生在给患者的患肢冲洗伤口时必须有医护人员拿托盘等在患肢下方接住冲洗液,由于托盘容量及高度影响,冲洗液不可避免的会污染床单被罩。
?因此存在浪费人力资源及造成污染床单,被罩,地面及其他正常皮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患肢创面冲洗引流支架,该引流支架可分别适用于坐卧位患者及卧床患者的清创换药,节省人力,防止冲洗液溅到床单、被罩、地面及其他正常皮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患肢创面冲洗引流支架,它是由引流桶和引流板组成,其特征是:引流板扣接于引流桶上,引流板具有U型引流槽,引流板底部分布有漏液口。
所述的引流桶置于支架上。
所述的支架是升降支架,是由升降气杆、气杆调节杆、底座、万向轮以及引流桶支架组成,升降气杆底部与底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升降气杆的顶部连接至引流桶支架的中心位置下表面,升降气杆上端还设置有气杆调节杆,底座的四个支腿端部各连接有一个万向轮。
所述的升降气杆的顶部与引流桶支架的下表面中心位置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为两瓣式半圆结构。
所述的支架的引流桶支架是呈十字形交叉固定的两组支撑骨架,两组支撑骨架的端部均有向上凸起卡接端,每组卡接端均为“L”形,位于四角的四组卡接端之间形成放置矩形引流桶的矩形空间。
所述的引流桶分为坐卧位患者引流桶和卧床患者引流桶。
所述的卧床患者引流桶为梯形结构,上表面具有60度倾斜角的斜面,所述的坐卧位患者引流桶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的引流桶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扣。
所述的引流板包括引流板支座、固定在引流板支座上的U型引流槽,U型引流槽底部开有平行分布的漏液口,U型引流槽的两侧上沿中部分别开有U型缺口,引流板支座下底面大小与引流桶上开口大小吻合,引流板的引流板支座部分插接在引流桶上,U型引流槽两侧臂之间的距离大于引流板支座宽度。
所述的U型引流槽的两侧还开有提手,U型缺口宽度为20-30cm,深度为5-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患肢创面冲洗引流支架,将患者的患肢放置在引流板的U型引流槽上,进行药物冲洗,由于U型引流槽的U型结构,不仅省去了医护人员抬高患肢的麻烦,而且U型结构还可避免冲洗液从两侧溅到床单、被罩、地面上,冲洗液从引流板底部的漏液口流到其下方的引流桶内;同时创面冲洗引流桶分为坐卧位患者引流桶和卧床患者引流桶,可根据不同体位时,选择更舒适的引流桶支撑起患肢;还在引流桶下方设计了支架,支架的升降结构配合转动机构,能够方便调节上方引流桶及引流板的方位,使患肢支撑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升降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坐卧位患者引流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卧床患者引流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引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动机构俯视图;
图中:1、支架;2、升降气杆;3、气杆调节杆;4、底座;5、万向轮;6、引流桶支架;7、支撑骨架;8、坐卧位患者引流桶;9、卧床患者引流桶;10、手扣;11、引流板;12、引流板支座;13、U型引流槽;14、U型缺口;15、漏液口;16、卡接端;17、转动机构;18、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患肢创面冲洗引流支架,它是由引流桶、引流板11组成,其中引流板11扣接于引流桶上,引流板11具有U型引流槽13,引流板11底部分布有漏液口15。
患者清创换药时,将患者的患肢放置在引流板11的U型引流槽13上,进行药物冲洗,由于U型引流槽13的U型结构,不仅省去了医护人员抬高患肢的麻烦,而且U型结构还可避免冲洗液从两侧溅到床单、被罩、地面及其他正常皮肤,冲洗液从引流板11底部的漏液口15流到其下方的引流桶内。U型14缺口可撑起患肢两端,便于医生涂抹患肢下侧与内侧的药物,覆盖敷料进行换药,避免了其他用物支撑患肢时紧贴患肢皮肤或创面造成医生无法使用一人力方便的完成换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1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充电式医用查房车
- 下一篇:一种医用护理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