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易拉密封盖的旁通加药型聚丙烯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1383.6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邓茂林;刘文军;陈柯志;谭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封 旁通 加药型 聚丙烯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袋,特别是具有易拉密封盖的旁通加药型聚丙烯输液袋。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方式历经三次变革:从全开放式到半开放式,再到全密闭式,目前已出现了大量的全密闭式的输液袋,但是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要求输液袋能直立放置、插针方便,穿刺孔洁净度高。要实现以上要求,则需对输液袋和密封输液袋的组合盖进行共同改进。
常用的医用组合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固持在二者之间的胶塞,由内盖固定胶塞,现在为解决内盖的加工难度,也出现了无内盖的组合盖。医用组合盖的作用是在输液软袋、输液瓶等医用容器灌装药液以后密封住医用容器,在组合盖上形成针刺开口,对应胶塞上端面的针刺部位,实现向医用容器内注药和向患者输药。
现有的输液袋从整体上,其厚度大体相同,在医护人员穿刺时,容易出现过穿现象,即穿刺针从管内刺入,由于用力过猛,穿刺针刺破输液袋,从而导致穿刺失败,甚至可能伤及医护人员。另外,加药和输液都在同一管口上进行操作,容易将出液管内的单向阀损坏,不利于输液持续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加药方便、可确保输液过程更加安全可靠、防污染和密封性好的具有易拉密封盖的旁通加药型聚丙烯输液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易拉密封盖的旁通加药型聚丙烯输液袋,包括输液袋本体、易拉密封盖组件、下管、上管和旁通管,输液袋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挂孔,下管设置于输液袋本体顶部中间位置,下管的下端伸入输液袋本体内,且下管的管壁与输液袋本体密封连接,下管的上端内配合安装有上管,所述的易拉密封盖组件固定安装在上管内,旁通管的一端连接于下管的管壁上,且旁通管与下管内部连通,旁通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
它还包括防刺层,防刺层设置于下管的下端两侧的输液袋本体上。
所述的下管的外管壁上还设置有下管凸环,上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下管凸环配合的上管凹槽,配合时,下管凸环卡在上管凹槽内。
所述的易拉密封盖组件包括顶盖、拉环和密封塞,顶盖固定于上管的上端面上,密封塞固定在上管内部,拉环设置于顶盖的上表面中心处。
所述的上管内壁上设置有上管凸环,密封塞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与上管凸环配合的胶塞凹槽,配合时,上管凸环卡在胶塞凹槽内。
所述的密封塞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朝密封塞重心延伸的凹陷部。
所述的下管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有易刺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下管的管壁上设置旁通管,将旁通管与输液袋本体内部连通,并且在旁通管内安装单向阀,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加药时,可直接从旁通管进行加药,操作更加方便,而且不会影响输液正常进行。
2、在旁通管内安装单向阀,在上管内安装易拉密封盖组件,旁通管保持进液方向单向,可确保在输液过程中旁通管不出现漏液现象,易拉密封盖组件也可确保在输液过程中的密封性能,使得整个输液安全可靠。
3、密封塞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朝密封塞重心延伸的凹陷部,一方面,在医护人员刚开始插入穿刺针时,对针头起到引导作用,使得针头对准凹陷部的底部,即密封塞的中心位置,另一方面,凹陷部的设置,使得密封塞的中心位置较薄弱,更容易刺破,降低穿刺力,从而防止用力过猛,同时,在输液袋与下管连接处设置防刺层,即使用力过猛,也不易刺破,形成两道保险,确保输液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4、在下管的上端面设置有易刺膜,一方面是为了在输液前将药液与外界隔离,使得药液不与胶塞接触,从而避免出现药业污染的现象,另一方面是确保在灌注药液后的密封性,在使用时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下管和上管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液袋本体,2-挂孔,3-易拉密封盖组件,4-防刺层,5-下管,6-上管,7-旁通管,8-单向阀,9-顶盖,10-拉环,11-密封塞,12-下管凸环,13-上管凸环,14-凹陷部,15-易刺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1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诊断B超探头消毒盒
- 下一篇:一种冲洗液用管口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