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扳手直弯两用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0999.1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6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康红伟;栾颖凡;伏忠文;张燕燕;张晓玲;陈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B25B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扳手 两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安装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扳手直弯两用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在众多机械及电器设备的装配过程越来越趋近于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其中电动或者是气动自动扳手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的自动扳手的伸出轴多为与枪身在一条直线上,这样自动扳手只能朝正前方施加进给力。在机器电器设备安装装配线上,势必有部分螺栓或者螺钉是从下向上旋紧的,需要自动扳手方向向上使用,如果安装操作空间足够大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机器较低位置或底部的螺栓或螺钉安装,由于不能将被安装机器抬至较高的位置,这时,由于安装空间有限,给操作者造成较大困难,致使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使用自动扳手安装多种旋紧方向的螺栓或螺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扳手直弯两用接头,使自动扳手可以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施加进给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扳手直弯两用接头,包括固定壳体和旋紧套管,旋紧套管的头部是内六角形,其中:所述固定壳体下部为筒状,上部为空心球状,从球状顶部至右侧有开口,过球心装配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为水平设置,中间轴下方沿固定壳体的中轴线设有联结锥齿轮,联结锥齿轮下部的非齿轮端为外六角形,中间轴左、右两侧与联结锥齿轮啮合有中间锥齿轮和传动锥齿轮,所述中间锥齿轮及传动锥齿轮的中心线均与中心轴的中心线垂直,中间锥齿轮左端的非齿轮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壳体内壁相连,传动锥齿轮的非齿轮端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前端轴和中部轴,前端轴与旋紧套管固定连接,设有回转壳体,回转壳体包覆固定壳体并通过中间轴与固定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回转壳体包括回转壳体尾盖和传动连接套,传动连接套通过轴承与中部轴连接,回转壳体尾盖包覆开口,回转壳体尾盖左端通过定位弹珠与固定壳体卡接,固定壳体上设有与定位弹珠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联结锥齿轮的分锥角为45度,其前锥面的齿根圆直径大于中间轴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中间锥齿轮的分锥角为45度,与联结锥齿轮的轴交角为90度,其前锥面的齿根圆直径大于中间轴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传动锥齿轮的分锥角为45度,与联结锥齿轮的轴交角为90度,其前锥面的齿根圆直径大于中间轴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传动连接套为筒状,右端与旋紧套管尾部相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连接套与中部轴之间的轴承为滚针轴承。
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宽为传动连接套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开口的形状为传动连接套在固定壳体球状表面从右侧至顶部转动90度的轨迹形状。
优选地,所述定位弹珠为弹珠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弯两用接头通过齿轮传动实现了可转动的旋紧套管,进而使自动扳手可以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使用,尤其解决了工人在旋紧方向向上的螺栓联结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紧套管可根据安装需要进行更换,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扳手直弯两用接头使用范围更广泛,为机械安装提供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扳手直弯两用接头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扳手直弯两用接头旋转90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0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刃快换夹头
- 下一篇:纳豆露营养保健酒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