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压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0952.5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8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封蕾;陈客宏;王云燕;何娅妮;李云姝;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血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血压检测是临床医学上疾病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传统的血压测量方法是使用血压计来测量血压,即使用血压计配合一个可充气的血压袖带绕在人体的胳膊或大腿上进行测量。把袖带的气管连接到压力泵(受控气泵)上,用压力泵给袖带充气,使袖带内达到一定的压力后,袖带会挤压胳膊上的动脉血管,限制血液在主动脉中的流动。此时,医护人员打开气阀使袖带慢慢放气,同时用听诊器来倾听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声音,并观察血压计上压力值,这样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整个过程中血液柯氏音的变化来诊断患者的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重要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据估计至少25%成年人的死亡与高血压相关。2005年一项日本的透析调查研究,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74.3%,其中血液透析前SBP180mmHg或PBP110mmHg占14.9%;另一项美国的研究观察,结果显示透析患者患病率为86%;同时2008年国内一项研究发现透析高血压的患病率为86.3%,治疗率为96.8%,但控制率仅为25.5%,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诊治现状不容乐观,高血压管理尤为重要。透析患者大多属于门诊病人,在医院停留时间很短,他们大部分时间的血压情况都不在医务人员的监控下,医生不能及时查看患者异常血压导致患者发生意外,如血压低导致跌倒、动静脉内瘘闭塞,血压高导致脑血管意外、死亡等。
目前,市场上已有相关全自动电子数字血压计,其无需捏动橡胶球充气加压,只需按动开关键,就可自动完成测量;使用时,人们往往需要现场看和听所测量的数据,不能与计算机互联,测量数据只停留在本机台上,无法实现远程诊断医疗与监测的功能,并且使用时将所有数据同时传输给医生,没有重点突出异常血压值,医生在大堆数据中查看血压值,这样会造成延误处理患者异常血压的时间;同时患者家属无法及时知晓患者的异常血压。
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血压监测装置,能将异常的血压数据发送到医务数据平台或移动终端上,医生可以远程诊断医疗和监测,患者家属也可以及时了解亲人的异常血压情况,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血压监测装置,能将异常的血压数据发送到医务数据平台或移动终端上,医生可以远程诊断医疗和监测,患者家属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异常血压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血压监测装置,包括腕袖以及带有压力传感器、气泵、控制器的监测主体,所述监测主体还包括输入装置、存储装置、报警装置和通信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存储装置、报警装置和通信装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内部包括阈值对比装置。
进一步,所述监测主体还包括心率检测模块,所述心率检测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所述输入装置为输入按键,所述输入按键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用于提醒血压异常的语音提示模块和用于提醒心率异常的指示灯模块,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和指示灯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监测主体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血压监测装置,在监测主体上设有阈值对比装置,便于将监测到的患者血压与正常血压进行对比,将异常数据通过通信装置传输到医疗数据平台和患者家属的移动终端上,实现远程诊断医疗和对患者居家血压进行远程血压采集、传输和储存,医生可以及时对患者的异常数据进行干预,避免患者由于血压异常而发生不良事件,患者家属也可以及时知晓患者的病情,同时通过报警装置提醒患者。血压监测装置还可以检测心率,监测到异常数据时会用不同的报警方式提醒患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0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心电检测仪
- 下一篇:中医儿科诊脉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