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热塑拉管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0681.3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3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白林平;荀安清;王永华;白孟丽;白广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恒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拉管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热塑管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热塑拉管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钢热塑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添加原材料,手动切割,人工搬运成品,生产效率低,切管精准度低,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搬运过程中易受伤,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热塑拉管生产设备,解决玻璃钢热塑管的生产工序复杂问题,生产效率低,长度参差不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热塑拉管生产设备,包括主机架1、进料系统2、模具3、切管系统4、动力系统5和出管系统6,主机架1上自左向右依次设置进料系统2、模具3、切管系统4和动力系统5,出管系统6设置在主机架1内部,出管系统6位于动力系统5下方,所述动力系统5包括拉伸装置7和拉伸装置7左端设置的夹持工装8。
所述的进料系统2上设置纱架9,使玻璃钢纱进入模具前均匀的被胶包裹。
所述的纱架9形状为网状,方便玻璃钢纱均匀的进入模具内。
所述的拉伸装置7包括1-4台拉伸油缸17和连接架18,两台相邻的拉伸油缸17通过连接架18连接。
所述的夹持工装8包括两台夹持油缸11、夹芯12和安装板10,安装板10上设置两台夹持油缸11和夹芯12,夹芯12位于安装板10中间位置,两个夹持油缸11分别位于夹芯12上下两侧,在拉管过程中夹芯夹持住管子端部,通过拉伸夹持油缸的动作,使管子跟随夹持工装动作。
所述的切管系统4包括伺服电机13和气动切割机14,伺服电机13输出端与气动切割机14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13固定在主机架上,伺服电机带动气动切割机旋转完成管子的自动切割,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的出管系统6包括气缸15和储管架16,气缸15固定在储管架16的一侧,在气缸的推动下,使切割好的管子自动从出料口排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的气缸15为2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把生产材料钢纱、胶、布按要求放入进料系统中,钢纱的最前端穿过模具固定在动力系统的夹持工装上,模具预热到温度后,动力系统带动夹持工装往后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原材料在模具里混合加热,并被逐渐拉出模具冷却成型,当拉出的管子达到设定长度时,动力系统停止动作,切管系统开始切管,切割完成后,夹持工装松开,管子掉入出管系统,在气缸的作用下将管子排出,然后动力系统退回,夹持工装夹住模具出口处管头,进行下一个生产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全过程实现自动化生产,无需人工辅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3、夹持工装可准确控制切管的长度,由切管系统进行切管,长度统一,精准度高;4、出管系统自动将管送出,方便运输,降低工人受伤率;5、全程自动化统一了成型时间,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动力系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气动切割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其中,1-主机架,2-进料系统,3-模具,4-切管系统,5-动力系统,6-出管系统,7-拉伸装置,8-夹持工装,9-纱架,10-安装板,11-夹持油缸,12-夹芯,13-伺服电机,14-气动切割机,15-气缸,16-储管架,17-拉伸油缸,18-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热塑拉管生产设备,包括主机架1、进料系统2、模具3、切管系统4、动力系统5和出管系统6,主机架1上自左向右依次设置进料系统2、模具3、切管系统4和动力系统5,出管系统6设置在主机架1内部,出管系统6位于动力系统5下方,所述动力系统5包括拉伸装置7和拉伸装置7左端设置的夹持工装8。
所述的进料系统2上设置纱架9,使玻璃钢纱进入模具前均匀的被胶包裹。
所述的纱架9形状为网状,方便玻璃钢纱均匀的进入模具内。
所述的拉伸装置7包括3台拉伸油缸17和连接架18,两台相邻的拉伸油缸17通过连接架1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恒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市恒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0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虹膜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条码扫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