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新型雨刮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0479.0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1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章宇;王晓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新型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新型雨刮盖板。
背景技术
1829年,英国的詹姆斯发明了时速25公里的蒸汽车,该车可以作为大轿车使用。本茨在1885年几乎与戴姆勒同时制成了汽油发动机,装在汽车上,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行驶,获得成功。这一年,英国的巴特勒也发明了装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此外,意大利的贝尔纳也发明了汽车,俄国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两人发明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于汽车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的外围结构也都越来越注重安全性的考虑,下雨天的安全性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做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雨刮盖版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上。如何提供安全又美观的汽车外部外观结构,一直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首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汽车新型雨刮盖板,由雨刮盖板、空气室上板挡水框和左、右翼子上板构成,其特征在于,雨刮盖板为条形盖板,四角上设有螺孔,通过铆钉与左、右翼子上板铆接;左、右翼子上板的横截面呈L形,且左、右翼子上板的L形的长边的底部安装有空气室上板挡水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空气室上板挡水框为口字形方框,外部卷边,四角为弧形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左、右翼子上板的四周边缘均为折角为90°的翻边结构,且在L形的长边的末端凹陷于整个平面后,再向下翻折90°后,沿水平面伸出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打孔,与空气室上板挡水框通过铆钉铆接;在L形的长边的末端凹陷面上也设有打孔,与雨刮盖板通过铆钉铆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雨刮盖板上部顶端中心设有矩形切口,表面设有多组流水槽,每组流水槽由多条圆角矩形凹槽构成,每组流水槽之间设有半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新型雨刮盖板,结构简单且安装牢固,使用可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新型雨刮盖板的雨刮盖板的整体结构的爆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新型雨刮盖板的雨刮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新型雨刮盖板的空气室上板挡水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新型雨刮盖板的左、右翼子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新型雨刮盖板,由雨刮盖板1、空气室上板挡水框2和左、右翼子上板31、32构成,雨刮盖板1为条形盖板,四角上设有螺孔11,通过铆钉与左、右翼子上板31、32铆接;左、右翼子上板31、32的横截面呈L形,且左、右翼子上板31、32的L形的长边的底部安装有空气室上板挡水框2,空气室上板挡水框2为口字形方框,外部卷边,四角为弧形边角,左、右翼子上板31、32的四周边缘均为折角为90°的翻边结构,且在L形的长边的末端凹陷于整个平面后,再向下翻折90°后,沿水平面伸出连接片33,连接片33上设有打孔,与空气室上板挡水框2通过铆钉铆接;在L形的长边的末端凹陷面34上也设有打孔,与雨刮盖板1通过铆钉铆接,雨刮盖板1表面设有多组流水槽12,每组流水槽12由多条圆角矩形凹槽构成,每组流水槽之间设有半圆形凹槽1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0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