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8504.1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5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跃辉 |
主分类号: | F04B9/02 | 分类号: | F04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99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抽水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电力需求的强力拉动以及国家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很多小型的发电站应运而生。由于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轮发电机产生电力,也就是利用水的位能转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而得到电力。由于水力发电没有污染,环保性强,而受到广泛采用。一般的水电站是利用天然的水位落差进行发电,在雨水量少的旱季时,由于水量大大减少,使得水位落差不足以发电,只能等到旱季以后水位落差足够时才可发电。若在旱季时,用水泵将水抽到需要的高度,则耗费的电能超出发电设备生产的电能。现有技术受自然条件约束,发电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成本低、消耗电能较少的抽水机。
本方案中的抽水机,包括密闭的缸体、拉索、滑轮组以及驱动设备,所述缸体的每一端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滑轮组包括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定滑轮组与缸体端部的最近距离大于缸体的长度;所述拉杆沿缸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拉杆的自由端伸出缸体并与动滑轮组连接;所述拉索一端固定,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并与驱动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缸体的每一端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活塞移动时,进出水可同时进行,提高抽水效率;由于拉杆的自由端伸出缸体并与动滑轮组连接,驱动设备通过滑轮组带动活塞两端的拉杆,此时驱动设备需要提供的拉力远小于拉杆所受的力,进而可降低驱动设备功率。
进一步,所述密闭的缸体包括筒体和筒体两端的密封端盖,所述拉杆的自由端穿过密封端盖与动滑轮组连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密封端盖上,便于加工。
进一步,所述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均为两组以上且滑轮直径不同,动滑轮组及定滑轮组的转轴互相平行;所述动滑轮组中,滑轮直径从小到大依次远离缸体设置,所述定滑轮组中,滑轮直径从小到大依次远离动滑轮组设置。这样,每组动滑轮组或定滑轮组均可设置少数滑轮,防止滑轮的转轴过长,受力过大而发生形变。
进一步,所述缸体的每一端进水口至少有两个,当活塞移动进行抽水时,可避免由于水流量不足,而将空气抽入缸体内部,出现缸体每次抽水无法抽满,压水时水量少的情况,影响抽水效率。
本方案中的抽水机,包括密闭的缸体、驱动设备、多个动滑轮以及与动滑轮数量相同的拉索,所述缸体的每一端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沿缸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拉杆的自由端伸出缸体并与一个动滑轮连接;所述动滑轮位于缸体与驱动设备之间并沿缸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拉索一端固定,另一端动滑轮并与相邻的动滑轮回转中心连接;所述绕过与驱动设备临近的拉索自由端与驱动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缸体的每一端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活塞移动时,进出水可同时进行,提高抽水效率;由于拉杆的自由端伸出缸体并与动滑轮组连接,驱动设备通过多个动滑轮带动活塞两端的拉杆,此时驱动设备需要提供的拉力远远小于拉杆所受的力,进而可降低驱动设备功率。
进一步,所述密闭的缸体包括筒体和筒体两端的密封端盖,所述拉杆的自由端穿过密封端盖与动滑轮连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密封端盖上,便于加工。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板,所述动滑轮位于支撑板表面且其高度与拉杆水平高度相适应,保证动滑轮在受力时移动平稳。
进一步,所述缸体的每一端进水口至少有两个,当活塞移动进行抽水时,可避免由于水流量不足,而将空气抽入缸体内部,出现缸体每次抽水无法抽满,压水时水量少的情况,影响抽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抽水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抽水机实施例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抽水机实施例动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抽水机实施例定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抽水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抽水机实施例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跃辉,未经陈跃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8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