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8288.0 | 申请日: | 2015-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戚祥平;濮鑫;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正宇锅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D1/02 | 分类号: | F22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烟气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运行中排出的烟气具备较高的温度,如不进行有效热利用就直接排掉,一造成热量的损耗,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故现有技术中就出现了很多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对热能进行了利用,但是余热利用效率不高,亟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蒸发器(1)以及设置在蒸发器(1)上下两侧对称设置的锅筒(2),还包括设置在锅筒(2)和锅炉给水泵之间的节能器(3),所述节能器(3)和蒸发器连通;所述蒸发器(1)上设有烟气进口,节能器(3)上设有烟气出口。
所述蒸发器(1)内设有O型的对流管束(4)。
所述锅筒(2)外部包裹保温层(5)。
所述蒸发器(1)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夹层形成烟气通道。
所述的烟气通道上设有若干凸出的挡板(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紧凑合理,烟气横向进入蒸发器冲刷,对流换热好,锅筒升温升压快,烟气阻力小,不必增加风机等附属设备;蒸发器布置在上下锅筒之间,余热烟气横向进入蒸发器与之进行充分的对流换热,因余热烟气温度较高,并伴有部分的辐射换热;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节能器,能进一步提高锅炉效率,节能效果更加明显。给水在节能器进行初步的加热,即保证进入蒸发器的进水温度,使整个锅筒的升温升压快,同时有效降低排烟温度;
3)采用超轻型保温材料,减少散热损失,确保热量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4)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采用夹层的结构形式,这样使得烟气余热能得到更好的利用,进一步的设置挡板,延缓烟气在蒸发器的流动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烟气的热交换效率,提高了余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蒸发器、2为锅筒、3为节能器、4为对流管束、5为保温层、6为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蒸发器1以及设置在蒸发器1上下两侧对称设置的锅筒2,还包括设置在锅筒2和锅炉给水泵之间的节能器3,所述节能器3和蒸发器连通;所述蒸发器1上设有烟气进口,节能器3上设有烟气出口。
所述蒸发器1内设有O型的对流管束4。
所述锅筒2外部包裹保温层5。
所述蒸发器1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夹层形成烟气通道。
所述的烟气通道上设有若干凸出的挡板6。
本实用新型蒸发器1形式:采用上下双锅筒2,对流管束4采用O形布置形式,上、下锅筒2规格均为φ936x18、材料为Q245R-GB713,对流管束4采用无缝钢管φ51x3,纵向节距100,纵向38排,横向节距90,横向10排。
节能器3:采用光管式非沸腾节能器,强制循环。横向节距60,横向排数13排。纵向节距120,纵向排数20排,采用管格规格φ32x3无缝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正宇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正宇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8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高效热媒水系统
 - 下一篇:带有维修口的发电机组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