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档限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8265.X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5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程仕杰;刘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18 | 分类号: | F16H6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倒档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多档变速器由于对行驶路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针对不同的阻力换挡行驶,使得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与行驶路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匹配,因而应用较为广泛。多档变速器结构复杂,并要适应变速鼓的安装以及设计,特别是对于小型机动车来说,倒档结构一般单独外置设置,并不设置在变速器内部以简化结构和适应其他附属部件的安装(比如启动轴);如果倒档结构安装于变速器内部,变速鼓在进行换挡时,如果动作较大,可能会导致窜档,由高档位直接挂入倒档,形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变速器进行改进,对于通过同一变速鼓进行前进档和倒档换档的变速器结构,设置倒档限位机构,能够顺畅进行前进档换档,并避免在前进档行驶时将档位挂入倒档,提高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档限位机构,对于通过同一变速鼓进行前进档和倒档换档的变速器结构,设置倒档限位机构,能够顺畅进行前进档换档,并避免在前进档行驶时将档位挂入倒档,提高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倒档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变速器的变速鼓的限位结构和限位件,所述变速器以相邻于倒档的前进档传动时,限位件用于限位的限位端部与限位结构相抵并限制变速鼓向倒档档位转动;限位件可根据需要设置,一般是一端设置于某一部件,另一端作用于变速鼓,并与限位结构相配合形成抵住的结构,比如直接抵紧或通过勾的方式均能实现实用新型目的;限位件可适当施加设定的预紧力使其能够靠于变速鼓,并与变速鼓之间可相对运动,在倒档的临近档位时与限位结构相配合,限制变速鼓继续向倒档方向转动。
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变速鼓的限位槽,限位件的限位端部形成一限位勾,在变速器处于前进档档位时,该限位勾端部在圆周方向靠于变速鼓,并在变速器以相邻于倒档的前进档传动时,该限位勾嵌入限位槽勾住变速鼓;本结构可使变速鼓的换档转动方向相对于直接抵紧结构相反,改变现有技术中内置倒档换档结构向前减档向后加档的方式,可形成向前加档向后减档的结构,即变速鼓向前转动为加档,向后转动为减档,方便驾驶人员操作;本倒档限位机构在变速鼓在倒档的临近档位时采用勾住的方式限制变速鼓向倒档转动,避免变速鼓误动作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还利于保护变速鼓。
进一步,所述变速鼓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勾端部之间形成棘轮棘爪结构;限位勾嵌入限位槽后,动作时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可方便换挡并限制变速鼓向倒档方向转动。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为一限位盘,与限位盘一体成型沿外缘径向伸出设有限位爪,所述限位勾形成于限位爪端部;采用限位盘结构,利于形成对限位爪以及限位勾的控制,包括通过施加预紧力控制等,使得限位勾能够靠于变速鼓,在倒档的临近档位能够嵌入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限位勾与限位槽接触的端部为平滑过渡;嵌入和脱出顺畅,避免限位爪的端部对变速鼓造成损害,并且在倒档限位主动轮和限位盘摩擦力较大的时候可逆向脱出限位槽,防止发生事故。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由变速器通过摩擦驱动力传动驱动,使变速器处于前进档档位时,限位件的限位端部在圆周方向靠于变速鼓,所述摩擦驱动力为设定摩擦力;通过摩擦驱动力形成摩擦传动,利用变速器的动力驱动限位件形成使限位勾(或者其他限位端部)靠向变速鼓的力,该摩擦驱动力通过设定限位件和驱动部件(由变速器驱动)之间的摩擦力而形成,能够使限位勾(或者其他限位端部)靠向变速鼓并且能够克服摩擦力而形成转动;正常换档时,摩擦力驱动下沿圆周方向靠于变速鼓,并克服摩擦力保持相对不动,在与倒挡档位相邻的前进档档位时,限位件嵌入限位槽,避免进入倒档,保证安全行驶。
进一步,与变速器传动配合设有倒档限位主动轮,所述限位件与倒档限位主动轮之间设置有具有轴向预紧力的弹性环片,形成限位件与倒档限位主动轮之间的摩擦驱动力;当然,需要在轴向设置限位件(如图所示的限位环)以达到将限位件轴向限位的目的,并将弹性环片压于倒档限位齿轮的轴向端面,实现摩擦力可调的目的,避免锁死造成事故。
进一步,所述倒档限位主动轮轴向端面设有用于容纳弹性环片的凹槽,所述限位件轴向压缩弹性环片形成限位件与倒档限位主动轮之间的摩擦驱动力,摩擦驱动力可以是限位件与倒档限位主动轮之间压缩弹性环片贴合形成,也可以是以弹性环片为中间体直接通过预紧力形成;该轴向端面去除凹槽的面积,可减小摩擦力,且该摩擦主要位于外缘或者为弹性环片,易于驱动;可使机构的轴向尺寸减小,节约空间,同时,可避免弹性环片与摩擦传动的相互干扰,方便安装与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8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